當神似乎遙不可及時,你能怎麼辦?

作者 | 大衛·鮑力生博士(Dr. David Powlison)

翻譯 | 伍俊強

原文What Can You Do When God Seems Far Away? 載於 CCEF,版權歸 CCEF 所有,請勿用以牟利。

我們都曾經歷過這樣的時候:聖經似乎跟自己毫不相關,我們與神的關係徘徊在心煩意亂、漠不關心和抱怨之間。

對此你能做些什麼呢?讓我提供兩個建議。一個,是祈求神為你做點什麼;另一個,是要求你留意自己的某些事情。

求神

首先,當主以及祂的話彷彿遙遠且枯燥的時候,你可以祈求祂做什麼呢?《詩篇》119篇教導我們要說:“使我明白。將我救活。指教我。開我的眼睛。不要離棄我。”

請留意,你所祈求的那種幫助,正隱約地顯出你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不明白;使我明白!

我是行屍走肉;將我救活!

我是無知的;指教我!

我是盲目的;開我的眼睛!

我覺得與禰相距百萬哩;請不要離棄我

當你已經遠離時,求祂拉近距離。這首詩篇以最後的求助來結束,詩人的呼求直接地點出了我的問題和我的需要:“我如亡羊走迷了路,求禰尋找僕人,因我不忘記禰的命令。”(176節)

我們知道,《詩篇》119篇是一段談論聖經的聖經。因此,經上(編註:詩119)所記的經常就是一種“要明白經上所記的”的呼求,值得我們注意。換句話說,在聖經看似跟我們毫不相干而我們又是半昏迷的生活經驗里,聖經自己就在其中運行。神都明白。《詩篇》的作者並非超極聖人。他知道你和我一樣會有的掙扎。你可以把這一點放在心裡。“神啊!使我蘇醒,明白經上所記的。”我們就可以大聲說出這首詩篇在大聲說出的“斷線”經歷。 

請留意我在最後兩個句子中給你的鼓勵:“放在心裡,並且發出聲音。”當聖經對我們來說變得沉悶時,我們就有了聽力問題。但如果你將聖經如何展示你可以訴諸於神的方式放在心中,那麼你的聽力問題就已經被治癒。我發現就在我寫這些話的同時,我的聽力問題也被矯正了。我被提醒可以讓自己的請求被知道——並且,我因此找到了自己的聲音:“父啊,使我明白!主啊,開我眼睛!聖靈,使我活過來!尋找你的僕人!別讓我離開!”

你現在能找到你真正的聲音了嗎?如果能,那麼,“聖經看似毫不相干”和“你覺得經文沉悶”這兩個相互糾纏的問題就已經被解決了。在你找到你的聲音之前,不要進到下一個點。大聲地禱告,像聖經所做的那樣。大聲開口禱告,因為你在跟一位正在聆聽你說話的對象交談。讓你的需要發出聲音。

留意你自己的生活

第二,當聖經和神對我們似乎模糊不清時,我們對自己也是模糊不清的。我們會變得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在面對什麼。如果神似乎遙不可及,那你在哪裡?注意在前一部分已經在起作用的互動狀態。我們能夠求神拉近距離,因為我們醒悟到自己的遠離。

當我們遠離的時候,也會向著今天我們需要具體幫助的地方沉睡。你正在面對什麼?你在哪裡掙扎?任何時候,當你對自己——今天——實際上在哪些地方需要外來的幫助變得清晰時,接着神的國就會臨近,聖經也閃爍着光芒。應許,會訴說你現在正需要的盼望。誡命,會給予使你得自由的確切引導。神的觀點,會正好是重新建構你所面對的任何事情的觀點。而這些故事,展示了其他聖徒、慕道友、掙扎者、懷疑論者以及受苦者如何經歷了類似你經歷的事情——可能在細節上截然不同,但在根本模式上卻驚人地相似。我們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中所出的一切話。那並不只是一種聽起來很高貴的宗教情感。它在生活細節中是真實的。

所以,慢下來,留意你到底怎麼了。這會幫助你看到聖經與你息息相關,因為它要解決的恰恰是你的日常掙扎。

· 感覺沉悶且疏離?《詩篇》119篇的呼求變得活了。

· 感覺有人對你揮舞着惡意的刀刃?《詩篇》10篇身處過同樣的地方,並且與你同行。

· 感覺到自己在別人眼中的無足輕重?《路加福音》18:15-17中耶穌的回應在溫暖地對你說話。

· 感覺到自己的罪的毒鉤?《羅馬書》8:31-34以及《詩篇》51篇向你展示悔改的道路。

· 感覺在進入一段非常困難的溝通時缺少智慧?《雅各書》1:5及3:17-18變得活了。

· 感覺當你所愛的人在罪和愁苦的重壓下不知所措時你會擔憂?《詩篇》25篇流露着誠實坦白,認同且關心他。

· 感覺因為很多困難的事情同時臨到而焦慮?在艱難時刻,《耶利米書》17:7-8閃爍着希望。

· 感覺死亡的臨近?《詩篇》23篇就在你身旁。

· 感覺到周遭世界那種貧瘠、麻木的不信?《羅馬書》12:1-2是一個警鐘。

· 感覺到你自己的宗教疑惑所帶來的威脅?當你看着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宣告他們的信心時,耶穌就會成為鮮活的現實。“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我信,請幫助我的不信。”

當你意識到自己的需要時,你就會意識到神在哪裡與你的生命交會。祂大聲地說出你所需要的確切幫助。

例如,看看《腓立比書》4:6里那些重整生命的話語,如何能幫助你說出你所需要的。“應當一無掛慮。” 那並不是含糊、理想化的建議,用來勸人冷靜以免氣瘋。你的神正在邀請你進入經文。開始你的靈修時,先停下來沉思這些問題並留意:“我所憂慮的一切都是些什麼東西?是什麼讓我感到壓力?我是在糾結昨天,還是在擔憂明天?”寫下十樣,或兩樣或三樣劫持你所有注意力的事物。理解今天在擾亂你的壓力,《腓立比書》4章的整個上下文將爆發出重大意義。祂近了,這很重要。祂在聽,這很重要。祂願意將祂的平安傳遞給一顆焦慮的心,這很重要。你會找到有意義的應許、引導和邀請,邀請你去認真地思考“神的靠近”與“你的生活”之間的交集。你開始意識到,你必須對那位你真正需要的真正的神禱告真正的禱告。你聽到一個呼召,讓你採取有限卻重要的行動——今天就做一些應該做的事情,並知道你所做的永遠不能控制結果,或者讓一切壓力消失。

或者,想想《詩篇》是如何寫成的。不同於聖經里的故事,在這裡,個人細節被剝離了。相反,一首詩是以經驗的範疇來說話,邀請你填入你所面對的事情,以及你如何掙扎或被祝福的細節。例如,《詩篇》25篇捕捉到被不信神的世界襲擊的感受。它散發著對個人失敗的一種意識,並因此需要主的饒恕和指引。它出聲表達對生活的壓力和折磨的誠實悲痛。它自然地轉去關心那些面對類似問題、需要類似幫助的弟兄姊妹們。我保證,《詩篇》25篇的某些或者全部現實,都與你的今天息息相關。神在《詩篇》中的應許——堅定不移的愛、信實、憐憫、祝福、細心的看顧、庇護等等——是直接對你說話的。它們也可以用新約的細節來填滿,那些細節顯明每一個應許如何在耶穌里都是可以感知的“阿們”。堅定不移的愛和細心的看顧親自臨到。

再舉一個例子。想想《箴言》如何是為了提供實時的乍現靈光而被寫下來。你正在生活中追求什麼?你正在聽從什麼聲音?你正在如何跟他人交談?你跟性、金錢、食物、酒、休息和工作的關係如何?這樣的話題能否有一刻是跟你不相關的?我今天翻開《箴言》,開始閱讀第17章。我被第一句話抓住了:“設筵滿屋,大家相爭,不如有塊干餅,大家相安。”我意識到,那天早上我一直都很煩躁。我引起了紛爭。所以我誠實地請求饒恕。我們得到了滿屋子的寧靜。所以,你會如何帶着你的一天,去接觸與它息息相關的某些光束?你可能會做得比僅僅讀入《箴言》更糟糕,直到某些東西切中了要害。然後把得到的那一點智慧運用到你今天餘下的時間中。

當你蘇醒過來,意識到自己的生命真正在發生什麼事情時,你的靈修生活就不可能陳腐乏味。神介入、說話,並觸摸正在發生的事情。但你需要停下來才會注意到。然後,這會導致祈求,正如我們早先看到的。登山寶訓(太5-7)是耶穌整個事工的主題講話。而八福(太5:3-12)則是主題中的主題。耶穌將他的第一福歸於“靈里貧窮的人”是有原因的。當你知道你需要外來的幫助,需要只有主才能賜予的禮物時,神的國就是你的。今天,君王就將出現在你的日子裡。

兩個警告

當我們的心和思維遲鈍之時,祈求和留意會是賦予生命的行動。但是,讓我對每一樣加以解釋,好讓我不被誤解。首先,我們的主可能不會按照我們的期望和時間表來回應我們的請求。一個誠實的禱告是一個順服的行動。祂是創造者和維繫者;我們是依賴者。祂保護;我們是脆弱的。祂公平地審判;我們是要負責任的。祂滿有憐憫且慷慨;我們需要慷慨的憐憫。祈求幫助所表達的是信靠,而不是要求。

很多年前,通過閱讀福音書並留意耶穌如何回應人對他的各種請求和要求,我得到了很大的幫助。有時候祂只是簡單地對人類的迫切需求說“好”。當人們錯誤地祈求,目的是得到讓他們自己喜悅的東西時,祂經常說“不”。最多的情況是,耶穌以出乎預期的方式來回應。有時候祂會先延遲,再去做人求祂做的事,並從中帶出一個教導。另外一些時候,祂會去做人求祂做的事,但與人們所期待的方式完全不同。再一次,祂將這些時刻轉變成一個教導、鼓勵或挑戰的契機。主的心裡有更大的目標。祂會應允我們為自己的真實需要所發出的誠實禱告。祂還將以迫使我們的信心深化且成熟的方式來這麼做。

去祈求我們所談論的這種幫助,就是去按照祂的旨意來禱告。祂會回答說“好”,但我們無法預測祂的“好”會是什麼形式。 

第二,我已經強調過聖經與日常生活的相關性。但是,並非所有經文都有同等的相關性。而且並非所有的經文都是以同樣的方式與生活相關。例如,理所當然,為《歷代志上》4:8所寫的書不會成為暢銷書,這是有充分理由的:

哥斯生亞諾、瑣比巴,並哈侖兒子亞哈黑的諸族。

你可能會想對自己複述好領略它的衝擊!我從未聽過任何人曾說,背誦並默想這節經文已經證實是一個改變生命的經歷。就我所知,從來沒有人會給他們的兒子取名為瑣比巴,或者認為哈侖瑪是一個適合女寶寶的好名字。我懷疑,你正在閱讀的這篇文章,是聖經之外你會讀到的唯一一篇提及哥斯和他親戚的文章,更不用說引述和討論了。而且我懷疑,就算你在通讀聖經的時候曾經確實讀到過這個句子,你也不會記得讀過它。但是有一本暢銷書是為了緊隨其後的經文所寫的:

雅比斯比他眾弟兄更尊貴,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說:我生他甚是痛苦。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 神說: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神就應允他所求的。(代上4:9-10)

有什麼區別嗎?

第一段經文本身並沒有意義。但是放在更大的畫面中時,它便充滿了一種共鳴的意義。哥斯和他的親族是猶大支派的成員,那是大衛的支派,也就是耶穌的支派。這些名字被寫下來的事實,確實地描繪了主會記下個人和家庭的名字。彌賽亞的應許,以及你和我會被記入生命冊的應許,遙遠地呼應着《歷代志上》4:8。

第二段經文則是以更直接的方式產生關聯。我們在神面前是否尊貴,這很重要。我們的生命被痛苦所束縛,人類出生就進入煩惱,這很重要。當任何人呼求神賜福和保護,而不是搶奪好東西並築起自我保護之牆時,這很重要。我們能看到神的良善彰顯在活人之地,這很重要。所有這些意義重大的現實都在直接地與我們的生活經歷共鳴着。當然,這只是一個故事,是對某個人的生命如何展開的一瞥。它不是一個處方,不是對一個無痛生活的保證。它是許多其他的信仰軌跡之圖當中的一幅。

所賜給我們的全部聖經,都是在教導我們有關生活的事情,並要鼓勵我們的信心(羅15:4,林前10:11)。但是有些段落在扮演的是首席小號,而其他段落在背景中提供的是織體和節奏。

最後的話

我盼望這些掙扎於經文相關性的認真思考會對你有所幫助。當然,向神求助並留意到你自己需要的幫助,並不是擺脫低潮的唯一方法。神賜下許多恩典的管道。聆聽那被忠心且貼切傳講的聖經(提後4:2)。與朋友誠懇地交談(來3:13)。深思人們生活的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詩1)。吃喝主餐(太26:26-29)。花時間仔細地想想一朵花的美麗(太6:28-29)。記住那些個人的生命和教導影響你最深的基督徒領袖(來13:7)。在黑暗的時刻,切記,“主的憐憫不致斷絕”(哀3:22)。還要記得,耶穌也曾活過《耶利米哀歌》第3章的生活,而且是為了你去活的。還要記得,整本聖經中重複最多的句子是“祂的慈愛永遠長存”。神認為那值得一再地重複: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而它也值得我們一再地重複。大聲地說出來:“主的慈愛永不止息。祂的憐憫不至斷絕。”

聖經聽起來枯燥,我們的靈魂感到麻木,這對有侍奉心志的各種人來說都是一個熟悉的經歷。你可能是一位講道者或敬拜團的主領。你可能是一位教師或一位朋友。你可能是一位宣教士或一位小組長。你可能是一位輔導員或一位父母。你可能是一位平凡的基督徒,就像剛剛提到擔任各種角色的人一樣。你可能正在掙扎着要向神保持清醒。你所關心的人可能正在掙扎着要保持清醒。他們甚至可能睡得很香!願你接受我們已經說的——祈求你所需的幫助,因為你已經留意到了你的生活——願它在他人的生命中茁壯興盛,正如它在你的生命中茁壯興盛一樣。

原文:What Can You Do When God Seems Far Away?

關於作者

大衛•鮑力生博士(Dr. David Powlison, 1949-2019)生前是基督教輔導和教育基金會(Christian Counseling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CCEF)執行主任,《聖經輔導期刊》(The Journal of Biblical Counseling)主編,威斯敏斯特神學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實踐神學教授,聖經輔導經典的三棵樹/八大問題輔導模型建立者。大衛·鮑力生博士著有多種聖經輔導書籍,如已有中譯本的《新眼新見》、《真愛真言》、《走出幼年受虐的陰影》、《墮胎後的心靈醫治》等等,《走出心理幽谷》、《破除人生百憂》也收錄了他的文章。

版權聲明

本文首發“生命樹輔導研究中心”微信平台。版權所有,轉載請先與本號後台聯繫,並請註明:“轉自生命樹輔導研究中心微信公號”。未經授權,請勿修改文章原始內容。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認同我們的異象;歡迎長按識別二維碼或掃碼奉獻,支持我們的事工。

謝謝你

FavoriteLoading收藏

Add a Comment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