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輔導不是”系列01:聖經輔導不是聖經+補充聖經的心理學 2021-06-07 聖經是上帝用來啟示祂自己的絕對真理。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則是人類根據自己對自然和道德秩序的研究與理解所建構出來的知識體系。因此,不論其真確性如何,最多只是上帝所賜下的普遍恩典,其權威性完全無法與聖經相提並論,也就更談不上某些心理學者所宣稱的那樣,心理學可以成為聖經的補充。... Read More
“聖經輔導不是”系列02:聖經輔導不是簡單化的勸勉 2021-06-07 聖經輔導不是簡單地勸人讀經、禱告、團契、接受聖禮;也不是機械式地收集聖經金句做為作行事為人的準則提醒。合乎聖經的概念可能會被過度地簡化和歸納以至變成陳腔濫調;就好像不合乎聖經的概念也可能會迅速地變成複雜難解的神祕道理。... Read More
“聖經輔導不是”系列03:聖經輔導不是只將人視為罪人,也不是忽視人的責任 2021-06-07 從“診斷”問題的角度來看,人的掙扎總是坐落在罪與苦難的交會處。聖經告訴我們,人的心靈和生活之所以會發生問題,通常不單只是因為我們違背了上帝的律法,也是因為這世上還有苦難。... Read More
別把聖經輔導縮小了:不要懷疑,就是你,需要聖經輔導 2021-06-07 在當今接納聖經輔導的教會和信徒中間,常常可以察覺到一種對聖經輔導既期待又隱隱帶有排斥的態度。期待,是因為教會明白肢體中間有越來越多人被醫生診斷出心理健康有問題,所以期望聖經輔導能夠幫助教會解決這些困難。排斥,則是因為許多人會將“輔導”和嚴重的“軟弱”、“缺陷”,甚至是“罪”畫上等號;接受輔導就像在貶低自己的人格。... Read More
“聖經輔導不是”系列04:聖經輔導不是只將罪視為外在習慣性的行為、思想或情緒模式 2021-06-07 心理學雖然學派紛雜,但他們所致力解決的也是認知、情感和行為的問題,希望藉此使人們在家庭、社會和各種人際關係中活得更好、更健康。 然而,聖經呼召人去追求的改變,卻不是只停留在行為、思想、情緒或態度的層面上;聖經所教導的真實改變,是指全人的、內在的改變。... Read More
“聖經輔導不是”系列05:聖經輔導不是在挖偶像 2021-06-07 然而,只是辨認出具體的偶像,並不會自動產生生命的改變。熟練分辨偶像技巧的人,生命不一定更有長進;而不清楚自己的偶像是什麼,也不表示生命就不能有真實的改變。生命的改變並不取決於有人能挖出我們心裡的偶像,因為符合聖經的生命改變是聖靈的工作。... Read More
人會怎樣看我?(上) 2021-06-07 人從一生下來就會有懼怕,你不需要教一個嬰兒怎樣懼怕。人會有各樣的懼怕,例如怕黑、怕高、怕水、怕痛、怕吃藥、怕蟑螂,等等。但是有一種懼怕是每個人都會有的,那就是懼怕人。人最怕的其實就是人,這種懼怕可以從人的行為看出來:想跟上潮流、怕上台演講、敏感於自尊心的高低、怕傳福音,等等。。... Read More
人會怎樣看我?(下) 2021-06-07 拜無形的偶像會帶來什麼後果呢?它真的能帶給你想要的東西嗎?得偶像的賞賜是靠自己的努力賺回來的,你憑着自己的努力拜這無形的偶像,卻會把你變成……... Read More
節日寄語|去愛一個不起眼的人 2021-06-07 不要以為你對人好就表示你很有愛——這可能只是一種為自己謀求利益的隱秘方式。真正測試良善的是,你為那些根本無法回報你的人付出——他們甚至無法告訴他人你對他們多麼好。... Read More
我為何選擇成為聖經輔導員: 我的棄醫(心理學)從文(神學)史 2021-06-07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另一個問題先入手——我一開始為何對心理學痴迷?雖然我從來沒有什麼拯救全人類的遠大抱負,但是一度深深相信心理學,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信仰心理學,以為這麼一門學科可以找到關於人的一切真理,從而去幫助每一個人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