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客的犯罪心理學
作者| 林昱
引子
犯罪心理學是一個研究“與犯罪有關”的“心理現象”的學科。“與犯罪有關”並不單指犯人在犯罪時的心理,還包括犯人在犯罪後、在法庭時、接受懲處時的表現、重犯機會等。“心理現象”則包括動機、行為模式、內在感受、心理障礙等。犯罪心理學在影視作品裡經常被呈現為一個用來輔助執法人員緝兇的專業學科。
這種犯罪是對應英語的crime,指的是違反了世俗法律的犯罪。基督徒雖然也會違反世俗法律,但更多時候違反的是神的法律,聖經統稱為sin。所以,有世俗的犯罪心理學,也有屬靈的犯罪心理學。一個基督徒犯罪的時候是怎樣的情形?他心裡怎麼想?思維形成和進展又如何呢?
讓我們看看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中偷梨的例子。他與夥伴偷偷潛入鄰家的院中偷梨,但目的並不是為了梨,而是在於偷。因此,他們得手後只吃了小部分梨,而將大部分梨都扔給了豬。奧古斯丁對此的評論是:我的慾望不是享受我所偷的東西,而僅僅是享受偷盜的快樂和做錯的事情。簡而言之,就是為惡而惡。
現在我們將以掃羅為例,看基督徒的犯罪心理學是怎樣的。我們會看到他如何無力勝過罪,又如何合理化自己的罪。每個人都可在掃羅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發現自己的無望。
因為人性的敗壞,我們面對罪時毫無勝算。唯有靠着基督,依賴祂為我們成就的義,才能擺脫罪的捆綁。
掃羅從三方面展示出一個基督徒犯罪的心理活動:犯罪在多數時候都是明知故犯;犯罪後我們的本能反應是逃;怎麼逃? 嫁禍他人;我們被抓現行後,會被迫認罪,但這樣的認罪是避重就輕、甚至本末倒置的。
- 明知故犯的犯罪(1-9)
背景:上一章就是14章的最後寫到掃羅的家譜,也點出他畢生的兩大敵人,即他的兩大網羅:非利士人和亞瑪力人。這是他生命中的兩大坑。他的墮落從非利士開始,墮落的低谷在本章,在亞瑪力人手裡。他的滅亡又轉了一圈,回到非利士人手裡。所以,第15章從亞瑪力人開始。此時掃羅雖然已經被廢,但並未公開,名義上他仍是以色列的王,仍有責任治理國家。 因此,撒母耳將來自耶和華的新啟示和任務告訴掃羅。就像將離任的總統還要做事情,站好最後一班崗。
這次的任務是除滅亞瑪力人。很清楚的命令。交代了原因:歷史上,亞瑪力人是第一個出來攔阻以色列人進入迦南的;打不過以色列,就從後面搞偷襲(出17,申25)。上帝極其厭惡這種卑鄙的行徑。第3節,三次強調,滅盡所有,不可憐惜,盡興殺死。這是個聖戰(希伯來原文Herem)的命令。掃羅現在有一個機會 可以實現這個歷史上的預言。
在聖經中,Herem 是最後審判的預演,就像電視預告片。亞瑪力人被審判,不是因為種族,而是因為罪。這不是種族清洗,而是對罪的清洗。我們本來都應該是亞瑪力人,我們都一樣犯罪,抵擋神,但在基督里被赦免了。
掃羅得令。此時有20萬步兵,但是顯然沒有最強大的猶大人的支持。上次打亞捫有3萬,這次只有1萬,總兵力也少了。在勸走了摩西嶽父的的民族後,他輕而易舉打敗了這個游牧民族(7b)。王被生擒,絕對是大勝。戰爭中, 王一般被保護得很好,而且就算打輸,王能逃掉的概率也很高。但這裡,亞瑪力人似乎只有王還活着,其他人全被殺了。掃羅和百姓殺死了瘦弱的牲口,但留下了上好的,還有一切美物。(假設一個蘋果專賣店出現了陽性病例,
確認裡面很多物品都有病毒。你是大白,得到命令必須銷毀一切最新款的iphone、ipad和電腦,你會有怎樣的感受?你可能會想要留下今年出的新款,那些配件啥的就算了)。
古代打仗,戰利品是主要收入。現在,你讓掃羅和百姓去打亞瑪力人,說打完後啥都不許拿,就等於讓他們去做慈善;就像以前四川地震的時候,我有個任務就是去義務支援受災城市。所以,百姓的心裡是鬱悶的。當他們得到掃羅的默許時,他們想要留下戰利品。當他們留下這些時,是為什麼?撒母耳講得不清楚?掃羅聽力不行?理解力不夠?都不是,因為神的命令聽起來不合理、不近人情。那我拚死去殺亞瑪力人,圖個啥?
犯罪心理學101:神的命令聽起來不合理,我們的想法更好。所以,要麼是神搞錯了,要麼是祂沒我想得周到。所以,犯罪不都是激情犯罪,更多時候是一種深思熟慮、明知故犯的態度。我們犯罪的一個起點,就是我們認為自己的想法更合理、更現實、更有意義。這種犯罪往往起始於一點:我生命里有些自留地,有些自己的小秘密、小癖好、小罪,是我不願意放棄的,就算是神也不能為難我。這是我的,我配得這個。捫心自問,你的亞甲和牛羊是什麼?
2、嫁禍他人的逃罪(10-23)
百姓們固然有要擄掠戰利品的想法,因為從人的角度看這很合理。但百姓一定是有王的默許甚至支持,否則他們不敢輕舉妄動(之前,在撒上14:24-26,百姓打仗時因為遵從王命起誓,以至於就算很餓,也不敢吃遇到的野蜜)。王也留下了一個戰利品,那就是對方的王亞甲。他和百姓憐惜牛羊情有可原;但憐惜敵人?稍後分解。
神對於這種故意的犯罪絕不姑息,所以直接命令撒母耳去質問掃羅。“後悔”這個詞,上一次是出現在《創世記》6章洪水毀滅世界的時候。撒母耳為著不爭氣的掃羅十分憤怒。當他早上要去“找”(作者註:而不是和合本所翻譯的“迎接”)掃羅時,人家告訴他掃羅走了。原文是:“掃羅到了迦密。看哪!他在那裡為自己立了紀念碑,又轉身下到吉甲—— 一個敬拜之處。”他就像拿破崙建凱旋門炫耀戰功一樣,又讓人想起巴別塔,他要為自己留名。他知道自己在百姓中威望不夠。上次打非利士發揮不好,讓約拿單搶了風頭。這次,他要從亞瑪力人撈回政治資本。所以他要為自己樹立紀念碑。為什麼要留亞甲?因為有什麼比留下敵人首領在眾人面前羞辱,能更讓自己有榮耀呢? 迦南人喜歡這麼干,以色列人一度也向他們學習過。
掃羅知道自己沒有完全順服嗎?肯定。但是他認為自己錯了嗎?顯然沒有。他一見到怒氣沖沖的撒母耳,還沒等先知開口,就先說:“願耶和華祝福你(禮多人不怪),祂的命令我都遵守了。”他就像一個等着爸媽檢查作業的孩子,說:“你看我作業都做完了。”但其實還空了很多,然後他會說:我以為這是附加題,我以為這是明天的,這是選做題。撒母耳問:“真的嗎?那怎麼有羊叫牛鳴?難道死了的動物還能叫?”掃羅就拿出他的看家本領,連續否定三次,“不是我,我沒有,別瞎說。”15節原文是沒有主語的,直譯為:“它們是從亞瑪力人那裡被帶來的”——不是我乾的。但是總得有人帶吧?“是百姓(原文是:因為百姓愛惜),我可沒帶牛羊(請注意他故意省略了亞甲,只說牛羊)。”然後說,“不是我們貪心,是為了敬拜耶和華”——這是多麼高尚的目的。我們注意掃羅對神的稱呼:“你的神。”他說了三遍,稍後我們會講他為什麼這樣說。然後,他表明自己是一個聽話的王。“你看,其餘的我們都滅盡了,就這些好的,我們要留給耶和華。”聽起來太棒了,我都快被說服了。可是耶和華叫他獻祭了嗎?沒有。他自己編了這個理由。況且,上文講得很清楚:是因為他們捨不得殺掉。
撒母耳非常直接地指責他,明說他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令。然而,我們在20節看到了13節的重複,掃羅說:“我的確遵守了,我真的遵守了。我實在聽從了耶和華的命令,行了耶和華所差遣我行的路。”可是立刻他就自相矛盾了,他明白無法逃脫亞甲沒死的事實,牛羊也活蹦亂跳着呢。所以,他殺了亞瑪力人嗎?殺了,但是留下一個;他殺了牛羊嗎?也殺了,但留下最好的一堆。在掃羅的字典里,順服耶和華意味着按照我喜好的來。部分的順服也是順服。再一次,注意他說這些動物是要獻給耶和華你的神的。所以,你看到掃羅對耶和華命令的理解了嗎?他清楚得很,但帶着一種僥倖心理,認為部分順服也等於全部順服。可是在耶和華的定義中,部分順服等於完全悖逆。
在這裡,我們看到掃羅真實地反映出我們的犯罪心理學。當我們被別人質問或被神責備時,我們本能地想要逃罪,推脫責任。他三番兩次把責任先推到百姓身上,恨不得說這些牛羊到處跑,我們殺不到,恨不得把責任歸到牛羊身上。至今為止,他仍舊沒有認罪,自己是無辜的,是出於好心,為了神着想。
所以,犯罪心理學的第二步是:否認自己犯罪或者合理化自己的犯罪,他連續否認三次。其中一個僥倖心理就是:局部的、不完全的順服,也是順服。犯個小罪可以等於沒有犯罪。我們有太多基督徒活在這種心理中。然而,這是一種不敬虔。犯罪學裡有個概念叫破窗效應。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就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破窗不被修理好,破壞者可能將會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如果我們容忍這些看起來小小的不順服在生命中存在,最終帶來的是整體生命的毀壞。
面對掃羅的一再否認,撒母耳出於神的憐憫,仍舊給了掃羅得救的道路。相比獻祭,耶和華更喜悅人聽他的話——耶和華沒有叫你獻祭,祂讓你順服。聽命勝於獻祭,順服勝於公羊的脂油。然而我們都沒有,就像掃羅那樣,我們甚至比他還糟。人類歷史中,只有耶穌基督,那比掃羅更好的王,才有這樣全然的順服。
撒母耳直接點明了掃羅犯罪的本質:悖逆和頑梗。看起來這些都是內心的罪,並未顯露出來,看起來也沒那麼嚴重;可是撒母耳說這跟行邪術和拜偶像相同。這二者看起來都是十分嚴重的罪,其背後的本質都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論是拜自己還是拜偶像或者交鬼,最終都是要敬拜神之外的東西。
真正的悔改是什麼?不再找借口;專心地轉向神;遠離罪,擁抱公義。簡單地講,就是認錯,遠離惡事,做正確的事情。
3、本末倒置的認罪(24-35)
可是掃羅的犯罪心理學還沒有結束。在撒母耳持續的壓力下,他總算第一次認慫了。然而,他繼續推脫責任到別人身上。我是錯了,但是,百姓的罪更大。
我們常用的句式是:對,我的確錯了……但是……。聽到這種句式,你可以全部忽略前面的部分,只聽後面的。在這裡,我們總結一下犯罪心理學:掃羅跟撒母耳的辯解里,有至少5個常用借口,也是我們常用的:
借口1:我的確照做了呀,的確順服了。你看我做了這個那個,這件事情本來可以變得更糟的,你知道嗎?我本來可以貪100萬,我現在只拿了20萬; 我本來覺得找個反對基督教的女朋友也沒啥,但是現在我至少還是找了對基督教友好的,甚至願意來教會的。我一個月至少來兩次聚會好嗎?
借口2:別人也這麼做啊,又不是只有我。掃羅說你看百姓乾的,我只不過隨便湊個份子罷了。我只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員,我只是個普通人,跟你撒母耳不同,沒你那麼成熟。你是不是也經常說,你看他也不奉獻啊,他也不聚會,我比起他來還算好的了。
借口3:自己定義好和壞。上帝你怎麼可以這麼浪費,有這麼多好的牛羊。亞甲也可以加增我的威望。我們覺得自己比上帝更合理與聰明。我們的禱告和耶穌正好相反:願我的旨意成就,因為你做的你自己不知道。
借口4:我這可是為神作的。哪怕是犯罪,也是為神你犯的。可是保羅明確責備我們:難道我們可以做惡以成善嗎?
借口5:也是掃羅在這裡認罪時所用的借口——我這是不得已的,都是百姓的錯。這是一群暴民,我怕他們。可是,你是王,明明百姓怕你。但掃羅的確也有懼怕,他想得到百姓的心。韋爾契的書《親愛的,別把上帝縮小了》講到“懼怕人”的問題。他說,我們為什麼懼怕人,無非就是人會傷害你、貶低你、不接納你;你害怕這些,你需要被認可。所以,我們就會去做一些實際上利用人滿足自己安全感的事情。到最後,顯明出來的是:你不是愛你生命中的這些人,你只是需要他們,想利用他們。但基督教導我們的道路是,我們要因為愛他們而去服侍他們,哪怕他們對我們一點用都沒有。
在第25節中,掃羅想矇混過關。他對撒母耳說:“求你赦免我的罪。”彷彿這些都是撒母耳加給他的災難。好像他覺得咱們哥倆好,說一下差不多行了,讓我過關吧,跟我回去吧。但是神是輕慢不得的,悔改的條件不是由掃羅定的。撒母耳跟掃羅上演了一出以色列版本的割袍斷義,掃羅的國就像這斷掉的衣袍一樣離開了他。因為耶和華不會降低罪的標準。撒母耳再一次清楚交代後果,但掃羅的反應很出人意料,他沒有緊張,也不害怕。他只說:我有罪了,但是就算這樣,你老和百姓面前給我面子好嗎?我啥都不怕,就怕丟臉。這才是他真正的動機,他不是真的為罪憂愁,他是懼怕罪的後果,他因為害怕承擔罪的後果而憂愁。他擔心的是在人前的名聲和形象。百姓本來就不那麼服他,現在撒母耳當眾把他廢了,離棄他,他的王位更加搖搖欲墜。我們看到,他對撒母耳說的話完全沒有正確的反應,上帝要拿走你的王位啊,掃羅!但掃羅心想:如果撒母耳不跟我回去,我的百姓就會看不起我,我王位怎麼還做得牢? 在他的心目中,完全不認為王位是神所賜的,他認為王位是依靠百姓得的。
請問他悔改了嗎?一個悔改的人真的會在乎自己的名聲和形象嗎?他更在乎的是在神面前的地位。罪,而不是面子,才是真正值得我們擔心的事情。罪就像是癌症一樣,如果你不處理它,它最終會殺死你。想象一下,如果一個癌症病人開始背痛,就開始找止痛藥吃,買最好的止痛藥,只為了讓自己舒服點。可是這管用嗎?這就是掃羅所做的,他只要處理眼前的麻煩,他只要撒母耳跟他一起做表面工作,就像得了癌症的病人吃止痛片一樣。掃羅的悔改有任何的果子嗎?沒有。如果有,他至少要做兩件事:牛羊和亞甲。但最後,還是撒母耳親手殺死了亞甲。
掃羅為何說“你的神”?他為何是這副光景?他豈不是蒙了神的恩典嗎?我們有一個小尾巴現在要收,就是掃羅的稱呼。他三次對撒母耳說,“我好敬拜耶和華你的神。”難道耶和華不是他的神嗎?我們和配偶吵架的時候,就會說:看“你的”兒子。他和神的關係出了問題,所以他不認為罪是個問題,他和神的關係是個問題。對他來說,王位比什麼都重要。現在只要百姓擁戴他,王位就能保住。掃羅真正的問題是本質的問題,就是他和神的關係,他的罪。所以,他的認罪完全是本末倒置的。
所以,犯罪心理學的第三步是本末倒置的認罪。我們總有這樣的時候:被抓現行,或者出於對犯罪後果的懼怕而不得不認罪。然而,我們的認罪中總有“但是”。如果我們不是真的認罪,我們就會進入像掃羅的那種狀況——我們擔心罪帶來的後果,卻不擔心罪所導致我們和神關係的破壞。到最後,“我的神”就會變成“你的神”。你的心裡會對神充滿苦毒,你會希望離開祂,你會希望祂不是自己的神,而是別人的神,你會希望祂不要來插手你的事務,你自己就能搞定。可是,這恰恰就是本末倒置、最終會讓你致命的認罪。出於懼怕犯罪的後果,你會願意承認錯誤,這雖然不是一個正確的動機,但也是一個好的開始。上帝可以用罪的後果管教你,將你驅使轉向祂。可是,如果我們在罪的後果中不轉向神,那我們就只能在罪中滅亡了。
神和撒母耳對掃羅有沒有憐憫?當然有。撒母耳之所以願意跟掃羅回去,不僅是為了要保全掃羅的面子,避免百姓動蕩,國家陷入權力真空;而且我們注意到撒母耳還做了一件事:他把掃羅沒辦成的事情辦了,就是殺了亞甲。亞甲和亞瑪力人是神的敵人,是蛇的後裔——一切與神為敵的都是蛇的後裔。所以,就像亞當沒有順服神,把蛇殺死、踐踏它的頭那樣,掃羅也沒有殺死亞甲。可是掃羅沒做到的,撒母耳替他完成了。經文原文說,撒母耳在耶和華面前將亞甲剁成碎片——這正是《創世記》里上帝讓亞當對蛇做的,要踐踏它,要傷它的頭,要徹底擊敗它。
今天我們都像掃羅一樣,掃羅是一面如此真實的鏡子,我們都在順服神的事情上失敗了。以色利人也很慘,他們沒有一個好王去帶領他們悔改和順從神,反倒有一個懼怕他們的王。但我們今天不像以色列人,我們有一位好王,這位好王像撒母耳替掃羅殺死敵人一樣,也替我們做到了我們沒有做到的事情,就是用祂完全的順服來代替了我們的不順服。祂的順服直到十字架上,這樣我們就可以從那會殺死我們的罪中逃脫。所以我們應當學會不要仰望君王,當轉眼仰望耶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