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客的犯罪心理学

作者| 林昱

引子

犯罪心理学是一个研究“与犯罪有关”的“心理现象”的学科。“与犯罪有关”并不单指犯人在犯罪时的心理,还包括犯人在犯罪后、在法庭时、接受惩处时的表现、重犯机会等。“心理现象”则包括动机、行为模式、内在感受、心理障碍等。犯罪心理学在影视作品里经常被呈现为一个用来辅助执法人员缉凶的专业学科。

这种犯罪是对应英语的crime,指的是违反了世俗法律的犯罪。基督徒虽然也会违反世俗法律,但更多时候违反的是神的法律,圣经统称为sin。所以,有世俗的犯罪心理学,也有属灵的犯罪心理学。一个基督徒犯罪的时候是怎样的情形?他心里怎么想?思维形成和进展又如何呢?

让我们看看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偷梨的例子。他与伙伴偷偷潜入邻家的院中偷梨,但目的并不是为了梨,而是在于偷。因此,他们得手后只吃了小部分梨,而将大部分梨都扔给了猪。奥古斯丁对此的评论是:我的欲望不是享受我所偷的东西,而仅仅是享受偷盗的快乐和做错的事情。简而言之,就是为恶而恶。

现在我们将以扫罗为例,看基督徒的犯罪心理学是怎样的。我们会看到他如何无力胜过罪,又如何合理化自己的罪。每个人都可在扫罗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发现自己的无望。

因为人性的败坏,我们面对罪时毫无胜算。唯有靠着基督,依赖祂为我们成就的义,才能摆脱罪的捆绑。

扫罗从三方面展示出一个基督徒犯罪的心理活动:犯罪在多数时候都是明知故犯;犯罪后我们的本能反应是逃;怎么逃? 嫁祸他人;我们被抓现行后,会被迫认罪,但这样的认罪是避重就轻、甚至本末倒置的。

  1. 明知故犯的犯罪(1-9)

背景:上一章就是14章的最后写到扫罗的家谱,也点出他毕生的两大敌人,即他的两大网罗:非利士人和亚玛力人。这是他生命中的两大坑。他的堕落从非利士开始,堕落的低谷在本章,在亚玛力人手里。他的灭亡又转了一圈,回到非利士人手里。所以,第15章从亚玛力人开始。此时扫罗虽然已经被废,但并未公开,名义上他仍是以色列的王,仍有责任治理国家。 因此,撒母耳将来自耶和华的新启示和任务告诉扫罗。就像将离任的总统还要做事情,站好最后一班岗。

这次的任务是除灭亚玛力人。很清楚的命令。交代了原因:历史上,亚玛力人是第一个出来拦阻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的;打不过以色列,就从后面搞偷袭(出17,申25)。上帝极其厌恶这种卑鄙的行径。第3节,三次强调,灭尽所有,不可怜惜,尽兴杀死。这是个圣战(希伯来原文Herem)的命令。扫罗现在有一个机会 可以实现这个历史上的预言。

在圣经中,Herem 是最后审判的预演,就像电视预告片。亚玛力人被审判,不是因为种族,而是因为罪。这不是种族清洗,而是对罪的清洗。我们本来都应该是亚玛力人,我们都一样犯罪,抵挡神,但在基督里被赦免了。

扫罗得令。此时有20万步兵,但是显然没有最强大的犹大人的支持。上次打亚扪有3万,这次只有1万,总兵力也少了。在劝走了摩西岳父的的民族后,他轻而易举打败了这个游牧民族(7b)。王被生擒,绝对是大胜。战争中, 王一般被保护得很好,而且就算打输,王能逃掉的概率也很高。但这里,亚玛力人似乎只有王还活着,其他人全被杀了。扫罗和百姓杀死了瘦弱的牲口,但留下了上好的,还有一切美物。(假设一个苹果专卖店出现了阳性病例,

确认里面很多物品都有病毒。你是大白,得到命令必须销毁一切最新款的iphone、ipad和电脑,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你可能会想要留下今年出的新款,那些配件啥的就算了)。

古代打仗,战利品是主要收入。现在,你让扫罗和百姓去打亚玛力人,说打完后啥都不许拿,就等于让他们去做慈善;就像以前四川地震的时候,我有个任务就是去义务支援受灾城市。所以,百姓的心里是郁闷的。当他们得到扫罗的默许时,他们想要留下战利品。当他们留下这些时,是为什么?撒母耳讲得不清楚?扫罗听力不行?理解力不够?都不是,因为神的命令听起来不合理、不近人情。那我拼死去杀亚玛力人,图个啥?

犯罪心理学101:神的命令听起来不合理,我们的想法更好。所以,要么是神搞错了,要么是祂没我想得周到。所以,犯罪不都是激情犯罪,更多时候是一种深思熟虑、明知故犯的态度。我们犯罪的一个起点,就是我们认为自己的想法更合理、更现实、更有意义。这种犯罪往往起始于一点:我生命里有些自留地,有些自己的小秘密、小癖好、小罪,是我不愿意放弃的,就算是神也不能为难我。这是我的,我配得这个。扪心自问,你的亚甲和牛羊是什么?

2、嫁祸他人的逃罪(10-23)

百姓们固然有要掳掠战利品的想法,因为从人的角度看这很合理。但百姓一定是有王的默许甚至支持,否则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之前,在撒上14:24-26,百姓打仗时因为遵从王命起誓,以至于就算很饿,也不敢吃遇到的野蜜)。王也留下了一个战利品,那就是对方的王亚甲。他和百姓怜惜牛羊情有可原;但怜惜敌人?稍后分解。

神对于这种故意的犯罪绝不姑息,所以直接命令撒母耳去质问扫罗。“后悔”这个词,上一次是出现在《创世记》6章洪水毁灭世界的时候。撒母耳为着不争气的扫罗十分愤怒。当他早上要去“找”(作者注:而不是和合本所翻译的“迎接”)扫罗时,人家告诉他扫罗走了。原文是:“扫罗到了迦密。看哪!他在那里为自己立了纪念碑,又转身下到吉甲—— 一个敬拜之处。”他就像拿破仑建凯旋门炫耀战功一样,又让人想起巴别塔,他要为自己留名。他知道自己在百姓中威望不够。上次打非利士发挥不好,让约拿单抢了风头。这次,他要从亚玛力人捞回政治资本。所以他要为自己树立纪念碑。为什么要留亚甲?因为有什么比留下敌人首领在众人面前羞辱,能更让自己有荣耀呢? 迦南人喜欢这么干,以色列人一度也向他们学习过。

扫罗知道自己没有完全顺服吗?肯定。但是他认为自己错了吗?显然没有。他一见到怒气冲冲的撒母耳,还没等先知开口,就先说:“愿耶和华祝福你(礼多人不怪),祂的命令我都遵守了。”他就像一个等着爸妈检查作业的孩子,说:“你看我作业都做完了。”但其实还空了很多,然后他会说:我以为这是附加题,我以为这是明天的,这是选做题。撒母耳问:“真的吗?那怎么有羊叫牛鸣?难道死了的动物还能叫?”扫罗就拿出他的看家本领,连续否定三次,“不是我,我没有,别瞎说。”15节原文是没有主语的,直译为:“它们是从亚玛力人那里被带来的”——不是我干的。但是总得有人带吧?“是百姓(原文是:因为百姓爱惜),我可没带牛羊(请注意他故意省略了亚甲,只说牛羊)。”然后说,“不是我们贪心,是为了敬拜耶和华”——这是多么高尚的目的。我们注意扫罗对神的称呼:“你的神。”他说了三遍,稍后我们会讲他为什么这样说。然后,他表明自己是一个听话的王。“你看,其余的我们都灭尽了,就这些好的,我们要留给耶和华。”听起来太棒了,我都快被说服了。可是耶和华叫他献祭了吗?没有。他自己编了这个理由。况且,上文讲得很清楚:是因为他们舍不得杀掉。

撒母耳非常直接地指责他,明说他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令。然而,我们在20节看到了13节的重复,扫罗说:“我的确遵守了,我真的遵守了。我实在听从了耶和华的命令,行了耶和华所差遣我行的路。”可是立刻他就自相矛盾了,他明白无法逃脱亚甲没死的事实,牛羊也活蹦乱跳着呢。所以,他杀了亚玛力人吗?杀了,但是留下一个;他杀了牛羊吗?也杀了,但留下最好的一堆。在扫罗的字典里,顺服耶和华意味着按照我喜好的来。部分的顺服也是顺服。再一次,注意他说这些动物是要献给耶和华你的神的。所以,你看到扫罗对耶和华命令的理解了吗?他清楚得很,但带着一种侥幸心理,认为部分顺服也等于全部顺服。可是在耶和华的定义中,部分顺服等于完全悖逆。

在这里,我们看到扫罗真实地反映出我们的犯罪心理学。当我们被别人质问或被神责备时,我们本能地想要逃罪,推脱责任。他三番两次把责任先推到百姓身上,恨不得说这些牛羊到处跑,我们杀不到,恨不得把责任归到牛羊身上。至今为止,他仍旧没有认罪,自己是无辜的,是出于好心,为了神着想。

所以,犯罪心理学的第二步是:否认自己犯罪或者合理化自己的犯罪,他连续否认三次。其中一个侥幸心理就是:局部的、不完全的顺服,也是顺服。犯个小罪可以等于没有犯罪。我们有太多基督徒活在这种心理中。然而,这是一种不敬虔。犯罪学里有个概念叫破窗效应。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就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破窗不被修理好,破坏者可能将会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如果我们容忍这些看起来小小的不顺服在生命中存在,最终带来的是整体生命的毁坏。

面对扫罗的一再否认,撒母耳出于神的怜悯,仍旧给了扫罗得救的道路。相比献祭,耶和华更喜悦人听他的话——耶和华没有叫你献祭,祂让你顺服。听命胜于献祭,顺服胜于公羊的脂油。然而我们都没有,就像扫罗那样,我们甚至比他还糟。人类历史中,只有耶稣基督,那比扫罗更好的王,才有这样全然的顺服。

撒母耳直接点明了扫罗犯罪的本质:悖逆和顽梗。看起来这些都是内心的罪,并未显露出来,看起来也没那么严重;可是撒母耳说这跟行邪术和拜偶像相同。这二者看起来都是十分严重的罪,其背后的本质都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论是拜自己还是拜偶像或者交鬼,最终都是要敬拜神之外的东西。

真正的悔改是什么?不再找借口;专心地转向神;远离罪,拥抱公义。简单地讲,就是认错,远离恶事,做正确的事情。

3、本末倒置的认罪(24-35)

可是扫罗的犯罪心理学还没有结束。在撒母耳持续的压力下,他总算第一次认怂了。然而,他继续推脱责任到别人身上。我是错了,但是,百姓的罪更大。

我们常用的句式是:对,我的确错了……但是……。听到这种句式,你可以全部忽略前面的部分,只听后面的。在这里,我们总结一下犯罪心理学:扫罗跟撒母耳的辩解里,有至少5个常用借口,也是我们常用的:

借口1:我的确照做了呀,的确顺服了。你看我做了这个那个,这件事情本来可以变得更糟的,你知道吗?我本来可以贪100万,我现在只拿了20万; 我本来觉得找个反对基督教的女朋友也没啥,但是现在我至少还是找了对基督教友好的,甚至愿意来教会的。我一个月至少来两次聚会好吗?

借口2:别人也这么做啊,又不是只有我。扫罗说你看百姓干的,我只不过随便凑个份子罢了。我只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我只是个普通人,跟你撒母耳不同,没你那么成熟。你是不是也经常说,你看他也不奉献啊,他也不聚会,我比起他来还算好的了。

借口3:自己定义好和坏。上帝你怎么可以这么浪费,有这么多好的牛羊。亚甲也可以加增我的威望。我们觉得自己比上帝更合理与聪明。我们的祷告和耶稣正好相反:愿我的旨意成就,因为你做的你自己不知道。

借口4:我这可是为神作的。哪怕是犯罪,也是为神你犯的。可是保罗明确责备我们:难道我们可以做恶以成善吗?

借口5:也是扫罗在这里认罪时所用的借口——我这是不得已的,都是百姓的错。这是一群暴民,我怕他们。可是,你是王,明明百姓怕你。但扫罗的确也有惧怕,他想得到百姓的心。韦尔契的书《亲爱的,别把上帝缩小了》讲到“惧怕人”的问题。他说,我们为什么惧怕人,无非就是人会伤害你、贬低你、不接纳你;你害怕这些,你需要被认可。所以,我们就会去做一些实际上利用人满足自己安全感的事情。到最后,显明出来的是:你不是爱你生命中的这些人,你只是需要他们,想利用他们。但基督教导我们的道路是,我们要因为爱他们而去服侍他们,哪怕他们对我们一点用都没有。

在第25节中,扫罗想蒙混过关。他对撒母耳说:“求你赦免我的罪。”仿佛这些都是撒母耳加给他的灾难。好像他觉得咱们哥俩好,说一下差不多行了,让我过关吧,跟我回去吧。但是神是轻慢不得的,悔改的条件不是由扫罗定的。撒母耳跟扫罗上演了一出以色列版本的割袍断义,扫罗的国就像这断掉的衣袍一样离开了他。因为耶和华不会降低罪的标准。撒母耳再一次清楚交代后果,但扫罗的反应很出人意料,他没有紧张,也不害怕。他只说:我有罪了,但是就算这样,你老和百姓面前给我面子好吗?我啥都不怕,就怕丢脸。这才是他真正的动机,他不是真的为罪忧愁,他是惧怕罪的后果,他因为害怕承担罪的后果而忧愁。他担心的是在人前的名声和形象。百姓本来就不那么服他,现在撒母耳当众把他废了,离弃他,他的王位更加摇摇欲坠。我们看到,他对撒母耳说的话完全没有正确的反应,上帝要拿走你的王位啊,扫罗!但扫罗心想:如果撒母耳不跟我回去,我的百姓就会看不起我,我王位怎么还做得牢? 在他的心目中,完全不认为王位是神所赐的,他认为王位是依靠百姓得的。

请问他悔改了吗?一个悔改的人真的会在乎自己的名声和形象吗?他更在乎的是在神面前的地位。罪,而不是面子,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担心的事情。罪就像是癌症一样,如果你不处理它,它最终会杀死你。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癌症病人开始背痛,就开始找止痛药吃,买最好的止痛药,只为了让自己舒服点。可是这管用吗?这就是扫罗所做的,他只要处理眼前的麻烦,他只要撒母耳跟他一起做表面工作,就像得了癌症的病人吃止痛片一样。扫罗的悔改有任何的果子吗?没有。如果有,他至少要做两件事:牛羊和亚甲。但最后,还是撒母耳亲手杀死了亚甲。

扫罗为何说“你的神”?他为何是这副光景?他岂不是蒙了神的恩典吗?我们有一个小尾巴现在要收,就是扫罗的称呼。他三次对撒母耳说,“我好敬拜耶和华你的神。”难道耶和华不是他的神吗?我们和配偶吵架的时候,就会说:看“你的”儿子。他和神的关系出了问题,所以他不认为罪是个问题,他和神的关系是个问题。对他来说,王位比什么都重要。现在只要百姓拥戴他,王位就能保住。扫罗真正的问题是本质的问题,就是他和神的关系,他的罪。所以,他的认罪完全是本末倒置的。

所以,犯罪心理学的第三步是本末倒置的认罪。我们总有这样的时候:被抓现行,或者出于对犯罪后果的惧怕而不得不认罪。然而,我们的认罪中总有“但是”。如果我们不是真的认罪,我们就会进入像扫罗的那种状况——我们担心罪带来的后果,却不担心罪所导致我们和神关系的破坏。到最后,“我的神”就会变成“你的神”。你的心里会对神充满苦毒,你会希望离开祂,你会希望祂不是自己的神,而是别人的神,你会希望祂不要来插手你的事务,你自己就能搞定。可是,这恰恰就是本末倒置、最终会让你致命的认罪。出于惧怕犯罪的后果,你会愿意承认错误,这虽然不是一个正确的动机,但也是一个好的开始。上帝可以用罪的后果管教你,将你驱使转向祂。可是,如果我们在罪的后果中不转向神,那我们就只能在罪中灭亡了。

神和撒母耳对扫罗有没有怜悯?当然有。撒母耳之所以愿意跟扫罗回去,不仅是为了要保全扫罗的面子,避免百姓动荡,国家陷入权力真空;而且我们注意到撒母耳还做了一件事:他把扫罗没办成的事情办了,就是杀了亚甲。亚甲和亚玛力人是神的敌人,是蛇的后裔——一切与神为敌的都是蛇的后裔。所以,就像亚当没有顺服神,把蛇杀死、践踏它的头那样,扫罗也没有杀死亚甲。可是扫罗没做到的,撒母耳替他完成了。经文原文说,撒母耳在耶和华面前将亚甲剁成碎片——这正是《创世记》里上帝让亚当对蛇做的,要践踏它,要伤它的头,要彻底击败它。

今天我们都像扫罗一样,扫罗是一面如此真实的镜子,我们都在顺服神的事情上失败了。以色利人也很惨,他们没有一个好王去带领他们悔改和顺从神,反倒有一个惧怕他们的王。但我们今天不像以色列人,我们有一位好王,这位好王像撒母耳替扫罗杀死敌人一样,也替我们做到了我们没有做到的事情,就是用祂完全的顺服来代替了我们的不顺服。祂的顺服直到十字架上,这样我们就可以从那会杀死我们的罪中逃脱。所以我们应当学会不要仰望君王,当转眼仰望耶稣。

FavoriteLoading收藏

Add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