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送禮不能送藥箱說起:回應病與死的文化議題

作者 | 雅憫

場景一:禮物。父親過生日時,我尋思着要送他什麼禮物。看他平時愛整理東西,又看他特別重視身體健康,各式各樣的葯袋、藥瓶和藥盒子一大堆。我就想起不久前在主內書店看到的一個白色長方形藥箱,外面有紅十字和經文。我想,就把這藥箱作為禮物送給父親吧,既有實際的用處,又可借病痛時的軟弱預備他的心尋求神。但沒想到,父親收到禮物時,卻開始批評我,說我怎麼這樣不懂事呢?送人藥箱,就好像在預言這人會生病。啊?我可完全沒料到他會這樣想!雖然藥箱上印着“主賜平安”幾個字,他卻一點兒沒平安,反倒貌似我在對他的健康發出不祥的信號一般。怎麼會這樣呢?

場景二:指數。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母親每天都會做兩件雷打不動的事:測血壓,聽天氣預報。兩件事都至少早晚各做一次。清晨,我還沒看到母親,就會聽到血壓測量儀器的聲音:“請您保持靜止的姿勢,不要移動身體,您的高壓是……低壓是……,您的血壓在正常值以內。”母親在她的小房間里一天要測N次,每次都要記錄在紙上,已經記了一大本。天氣預報也是母親早晚必聽的節目。端着碗也要到電視前,似乎只是聽還不確切,要看着人說出來才可靠。如果錯過了,她似乎就不知道要穿什麼衣服,擔心穿少了會涼或穿多了會熱。她還推己及人,操心家裡每個成員的穿衣問題,每天權威地重播剛聽到的天氣預報,並指教家人應如何穿衣。多數時候,她都是念叨我們穿得太少會感冒。母親是認真的人,但對身體狀況“認真”到這個程度,好像身體本身已沒感覺,要依賴外在數據來推斷自己的健康指數和穿衣件數,並因為血壓和氣溫的高低起伏,而導致情緒的高低起伏。我覺得這實在有些荒謬,但問題到底在哪裡?

場景三:掃墓。80多歲高齡的舅公住在另一個城市,為了來這裡給我的婆婆,就是他的姐姐掃墓,提前幾天就通知了家裡的晚輩。因為,肯定要住一兩晚上,總得安排一下。我騰出了自己的房間讓給舅公,這點我做得心甘樂意有喜樂。但對於舅公來這裡的主要目的——掃墓,我心裡卻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應對。之前,遇到這種事,我在熟悉的親人面前都已經表明了信仰,是不跪拜和燒紙錢之類的,也不送食物,只是送鮮花來表示紀念。親人們心裡不知怎麼想,雖然臉色不是很好看,但畢竟沒說什麼很難聽的話。但這次是高齡的舅公,是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他老人家拼着老命專程趕來掃墓,還帶了婆婆生前喜歡吃的土特產。如果看到晚輩如此“不孝”,我該如何解釋才好?

場景分析

這三個場景中的衝突、困惑和掙扎,表面看來似乎沒有直接關係,但其實是緊密相連的,因為都涉及到中國人對病痛和死亡的認識及態度。

第一個場景涉及中國人諱疾忌醫的傳統,覺得生病就是倒霉,是遭了災禍、受了咒詛的表現;甚至連病人也嫌棄,覺得他為家人帶來羞恥和麻煩。所以隨帶的,跟生病有關的東西都覺得不吉利。對病人有意無意地隔離,親友相聚時也迴避談論病痛的話題。有些人的觀念中,就連買保險都覺得是在預言會遭遇不測之事。

第二個場景其實同樣表現出對疾病的懼怕。母親覺得如果自己生病了,就表示自己不再對他人有用,會成為他人的拖累,會被他人輕視,甚至可能會覺得了無生趣。因為或許由於疾病的限制,就不再能像往日那樣隨心所欲地享受生活吧。她對失去健康的恐懼被不斷強化,以至於依靠看得見的技術指標來維持正常的身體運轉和心靈平安,成了每日不可或缺的重要之舉。

第三個場景表達出中國人對死亡的稀釋和逃避,同時也凸顯其深層的矛盾。一方面說“人死如燈滅”,肉體消亡之後,就一了百了;另一方面,卻又要在掃墓時燒冥幣,燒紙房子紙車子,還帶了美酒魚肉水果來祭祖,好像逝者在陰間過着跟這世界一樣的生活。這樣的做法,看似是對逝者的追念,更明顯的動機卻在長輩教晚輩向墳墓跪拜時表達出來:“快向婆婆磕頭,要不婆婆就不保佑你健康成長了。”這分明是自私和懼怕交織的心緒,懷念和尊敬反而很少體現出來。當然,長者掃墓有不同動機,可能更多是在感慨人生苦短之餘,希望自己離世後也能享受到子孫們的如此待遇吧,誰想人走茶涼呢?

文化追溯

說到中國文化,不得不提孔子,儒家思想無疑是對中國影響最大的精神資源。關於生老病死,孔子有一句名言:“未知生,焉知死?”連生在世上的事還說不清楚,哪裡會知道死後的事?換句話說,人只管現在活好就行了,至於死亡的問題,還是不要太多地困擾自己吧。於是,他也就“不語怪力亂神”,只是“祭神如神在”,他不談論鬼神之類的事,只是會拜拜鬼神,就當是有鬼神存在一樣。魯迅先生說孔子這不是虔誠,而是在人前裝虔誠的樣子。這種觀念,到了普羅大眾這裡,就成了“好死不如賴活着”,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須盡歡”,或者只求有“老婆孩子熱炕頭”,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此生足矣。這種現世主義和物質主義的思想,很大程度上麻痹了中國人對死亡的焦慮。

除孔子外,中國人也受到莊子的影響。莊子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他乾脆取消生死的界限,認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另外還有一種所謂的“愚公移山”精神,就是把個人面對死亡的不可承受之重壓,藉著“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的後代延續來沖淡,這是另一種更巧妙的掩飾。死亡是每個人必須親自面對的事實,子孫再多,也不表示你就不必面對死亡的痛苦啊!

至於中國傳統上對疾病和病人的看法,也許可以從中醫的基本理念上看出些端倪。中醫對人體的認識源於道家,“氣”是其獨特的理論。所謂“此消彼長”,一個人被“邪氣”入侵就會生病,而“強健”的人則能抵禦外界的“侵蝕”。中醫相信“相由心生”,認為人身體的病變是天人感應和禍福的報應。患病之人就是“濁氣、病氣、死氣……”太多,壓過了“清氣、元氣、正氣……”。換句話說,病是因人的行為才有的,什麼樣的人就會生出什麼樣的病來。所以你一旦生病,便可在某種程度上說你思想上有問題,是“中邪”了。難怪中國人如此怕生病,因為不僅在身體上遭受痛苦,還要在人格和心靈上被落井下石地踩上一腳;這也可以解釋中國人為何對疾病諱莫如深,對病人又多多少少有些輕視、羞辱的原因。

信仰回應

從以上的場景分析和文化追溯中可以看出,中國文化中對疾病和死亡的認識很有偏差,其帶出的後果是各種方式的逃避和懼怕,表現出我們對於痛苦無力承受,對於病痛者和死者也缺乏憐憫和尊重。

從基督教信仰的角度來看,我們需要認識到疾病和死亡都是人犯罪之後的結果。聖經告訴我們,人類有疾病和死亡,並非上帝起初的心意。上帝創造人是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和樣式,並且賦予了人偉大的使命。上帝看着祂所創造的一切都是好的。疾病和死亡,是隨着人類始祖犯罪之後才產生的。《羅馬書》5章12節說:“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罪和死,原來如此緊密相連!但這種連結,並不是中醫認為的個體身上表現出的因果報應,固然在某些案例中會如此,比如暴飲暴食就會得胃潰瘍,但這也正是上帝所創造自然規律的表現。

聖經在這裡所強調的,是從上帝和人關係的角度來探討死亡,從人違背了跟上帝的約定這一犯罪事實,來定義死亡的真面目。一般人認為,人死亡只是肉體的終結和消失,這只是把人看作是跟動物差不多的肉體存在,但聖經首先看到的卻是人在屬靈層面與上帝關係的破裂與斷絕。對人來說,上帝是生命的源頭,人的背約犯罪,卻使人的生命成了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人必須承當背約的後果,最直接的表現首當其衝就是疾病和死亡。

聖經對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大大提升了生而為人的境界,尊重生命,也就尊重死亡。因為,肉體的死亡,並不是一切的終結。正如放眼長遠,才能走好當下,一個人只有知道了最終目的地是哪裡,才知道每一步該怎麼走,所以,人只有知道了死後去哪裡,才能明白當今的生命該怎樣活着。孔夫子的話“未知生,焉知死?”應該改一下:“未知死,焉知生?”

關於死亡,聖經還有更鼓舞人心的記載。因為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已經勝過了死亡!祂曾經死過,但第三天就從死里復活了!祂是復活的主,如今在天上長遠地活着,為一切信祂的人代求,將來有一天要再降臨,迎接我們與祂永遠同住。因着這樣的盼望和應許,我們就可以靠着主,勝過對疾病和死亡的懼怕。固然我們知道,疾病是痛苦的,死亡的過程和方式也不在我們的掌管之中,但正如《詩篇》中所說: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23:4)

我們可以交託仰望,每天因信靠主而有真平安。當我們內心的力量剛強起來時,外在的環境和變化的健康指標就不會再那麼強烈地影響我們的情緒了。

同時,因為對死亡有從聖經而來的新認識,我們可以學習探訪和關愛患病的人,而不是嫌棄和避開他們;我們甚至可以學習進行臨終關懷,將神愛世人的心意,向身體被病痛折磨的沮喪之人和垂死的絕望之人表達出來。我們所做的,是要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尊嚴不在於身體的健康與否,而在於那一位創造了他們、也能救贖他們進入永生的主。我們也可以學習鼓勵他們靠着主,勇敢喜樂地面對疾病和死亡的痛苦。因為知道主耶穌是憂患之子,祂曾親歷最大的苦難,也曾親歷死亡的陰暗,祂在一切患難中與受苦者同在,並賜下安慰和力量。祂說過這世上有苦難,但我們可以放心,因為祂已經勝了世界(參約16:33)。我們可以學習在主的應許中,幫助病患得到心靈的更新,讓他們在臨終之前,可以與上帝、他人和自己和好,可以從容地面對死亡,回到天家。

至於對於如何表達對長輩的孝心,對逝者的追思,這確實需要身為基督徒的我們用更多的心思來尋求主的智慧引導。在當今中國非常物質主義的現世文化氛圍中,雖然我們不會以送昂貴的禮物來與人攀比,也反對燒紙跪拜的掃墓儀式,但如何以更美好又溫馨的方式來傳達對長輩和逝者的尊重,確實不太容易。掃墓時,可能還不僅僅是獻一束花來表示追思感念,或許我們可以更多地感恩逝者的好處,紀念他(她)生前留下的美德榜樣,並讓自己在實際生活中努力效法和傳揚,這也算是對後輩的勉勵了。至於送禮,對還沒有認識福音的親人,還是需要更多考慮他們的感受,站在他們的角度替他們着想,而不能過快地想要他們明白我們的價值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為他們禱告,求主預備他們的心認識和接受福音。

總的來說,更新文化,就如同改變生命一樣,是任重而道遠的事,急不來,但也需要開始做,就從身邊的小事、從我自己開始做起吧!求主幫助我們。  

FavoriteLoading收藏

Add a Comment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