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送礼不能送药箱说起:回应病与死的文化议题
作者 | 雅悯
场景一:礼物。父亲过生日时,我寻思着要送他什么礼物。看他平时爱整理东西,又看他特别重视身体健康,各式各样的药袋、药瓶和药盒子一大堆。我就想起不久前在主内书店看到的一个白色长方形药箱,外面有红十字和经文。我想,就把这药箱作为礼物送给父亲吧,既有实际的用处,又可借病痛时的软弱预备他的心寻求神。但没想到,父亲收到礼物时,却开始批评我,说我怎么这样不懂事呢?送人药箱,就好像在预言这人会生病。啊?我可完全没料到他会这样想!虽然药箱上印着“主赐平安”几个字,他却一点儿没平安,反倒貌似我在对他的健康发出不祥的信号一般。怎么会这样呢?
场景二:指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每天都会做两件雷打不动的事:测血压,听天气预报。两件事都至少早晚各做一次。清晨,我还没看到母亲,就会听到血压测量仪器的声音:“请您保持静止的姿势,不要移动身体,您的高压是……低压是……,您的血压在正常值以内。”母亲在她的小房间里一天要测N次,每次都要记录在纸上,已经记了一大本。天气预报也是母亲早晚必听的节目。端着碗也要到电视前,似乎只是听还不确切,要看着人说出来才可靠。如果错过了,她似乎就不知道要穿什么衣服,担心穿少了会凉或穿多了会热。她还推己及人,操心家里每个成员的穿衣问题,每天权威地重播刚听到的天气预报,并指教家人应如何穿衣。多数时候,她都是念叨我们穿得太少会感冒。母亲是认真的人,但对身体状况“认真”到这个程度,好像身体本身已没感觉,要依赖外在数据来推断自己的健康指数和穿衣件数,并因为血压和气温的高低起伏,而导致情绪的高低起伏。我觉得这实在有些荒谬,但问题到底在哪里?
场景三:扫墓。80多岁高龄的舅公住在另一个城市,为了来这里给我的婆婆,就是他的姐姐扫墓,提前几天就通知了家里的晚辈。因为,肯定要住一两晚上,总得安排一下。我腾出了自己的房间让给舅公,这点我做得心甘乐意有喜乐。但对于舅公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扫墓,我心里却七上八下,不知如何应对。之前,遇到这种事,我在熟悉的亲人面前都已经表明了信仰,是不跪拜和烧纸钱之类的,也不送食物,只是送鲜花来表示纪念。亲人们心里不知怎么想,虽然脸色不是很好看,但毕竟没说什么很难听的话。但这次是高龄的舅公,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老人家拼着老命专程赶来扫墓,还带了婆婆生前喜欢吃的土特产。如果看到晚辈如此“不孝”,我该如何解释才好?
场景分析
这三个场景中的冲突、困惑和挣扎,表面看来似乎没有直接关系,但其实是紧密相连的,因为都涉及到中国人对病痛和死亡的认识及态度。
第一个场景涉及中国人讳疾忌医的传统,觉得生病就是倒霉,是遭了灾祸、受了咒诅的表现;甚至连病人也嫌弃,觉得他为家人带来羞耻和麻烦。所以随带的,跟生病有关的东西都觉得不吉利。对病人有意无意地隔离,亲友相聚时也回避谈论病痛的话题。有些人的观念中,就连买保险都觉得是在预言会遭遇不测之事。
第二个场景其实同样表现出对疾病的惧怕。母亲觉得如果自己生病了,就表示自己不再对他人有用,会成为他人的拖累,会被他人轻视,甚至可能会觉得了无生趣。因为或许由于疾病的限制,就不再能像往日那样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吧。她对失去健康的恐惧被不断强化,以至于依靠看得见的技术指标来维持正常的身体运转和心灵平安,成了每日不可或缺的重要之举。
第三个场景表达出中国人对死亡的稀释和逃避,同时也凸显其深层的矛盾。一方面说“人死如灯灭”,肉体消亡之后,就一了百了;另一方面,却又要在扫墓时烧冥币,烧纸房子纸车子,还带了美酒鱼肉水果来祭祖,好像逝者在阴间过着跟这世界一样的生活。这样的做法,看似是对逝者的追念,更明显的动机却在长辈教晚辈向坟墓跪拜时表达出来:“快向婆婆磕头,要不婆婆就不保佑你健康成长了。”这分明是自私和惧怕交织的心绪,怀念和尊敬反而很少体现出来。当然,长者扫墓有不同动机,可能更多是在感慨人生苦短之余,希望自己离世后也能享受到子孙们的如此待遇吧,谁想人走茶凉呢?
文化追溯
说到中国文化,不得不提孔子,儒家思想无疑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精神资源。关于生老病死,孔子有一句名言:“未知生,焉知死?”连生在世上的事还说不清楚,哪里会知道死后的事?换句话说,人只管现在活好就行了,至于死亡的问题,还是不要太多地困扰自己吧。于是,他也就“不语怪力乱神”,只是“祭神如神在”,他不谈论鬼神之类的事,只是会拜拜鬼神,就当是有鬼神存在一样。鲁迅先生说孔子这不是虔诚,而是在人前装虔诚的样子。这种观念,到了普罗大众这里,就成了“好死不如赖活着”,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或者只求有“老婆孩子热炕头”,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此生足矣。这种现世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思想,很大程度上麻痹了中国人对死亡的焦虑。
除孔子外,中国人也受到庄子的影响。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他干脆取消生死的界限,认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另外还有一种所谓的“愚公移山”精神,就是把个人面对死亡的不可承受之重压,借着“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后代延续来冲淡,这是另一种更巧妙的掩饰。死亡是每个人必须亲自面对的事实,子孙再多,也不表示你就不必面对死亡的痛苦啊!
至于中国传统上对疾病和病人的看法,也许可以从中医的基本理念上看出些端倪。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源于道家,“气”是其独特的理论。所谓“此消彼长”,一个人被“邪气”入侵就会生病,而“强健”的人则能抵御外界的“侵蚀”。中医相信“相由心生”,认为人身体的病变是天人感应和祸福的报应。患病之人就是“浊气、病气、死气……”太多,压过了“清气、元气、正气……”。换句话说,病是因人的行为才有的,什么样的人就会生出什么样的病来。所以你一旦生病,便可在某种程度上说你思想上有问题,是“中邪”了。难怪中国人如此怕生病,因为不仅在身体上遭受痛苦,还要在人格和心灵上被落井下石地踩上一脚;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人为何对疾病讳莫如深,对病人又多多少少有些轻视、羞辱的原因。
信仰回应
从以上的场景分析和文化追溯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中对疾病和死亡的认识很有偏差,其带出的后果是各种方式的逃避和惧怕,表现出我们对于痛苦无力承受,对于病痛者和死者也缺乏怜悯和尊重。
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认识到疾病和死亡都是人犯罪之后的结果。圣经告诉我们,人类有疾病和死亡,并非上帝起初的心意。上帝创造人是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和样式,并且赋予了人伟大的使命。上帝看着祂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好的。疾病和死亡,是随着人类始祖犯罪之后才产生的。《罗马书》5章12节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罪和死,原来如此紧密相连!但这种连结,并不是中医认为的个体身上表现出的因果报应,固然在某些案例中会如此,比如暴饮暴食就会得胃溃疡,但这也正是上帝所创造自然规律的表现。
圣经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从上帝和人关系的角度来探讨死亡,从人违背了跟上帝的约定这一犯罪事实,来定义死亡的真面目。一般人认为,人死亡只是肉体的终结和消失,这只是把人看作是跟动物差不多的肉体存在,但圣经首先看到的却是人在属灵层面与上帝关系的破裂与断绝。对人来说,上帝是生命的源头,人的背约犯罪,却使人的生命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人必须承当背约的后果,最直接的表现首当其冲就是疾病和死亡。
圣经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大大提升了生而为人的境界,尊重生命,也就尊重死亡。因为,肉体的死亡,并不是一切的终结。正如放眼长远,才能走好当下,一个人只有知道了最终目的地是哪里,才知道每一步该怎么走,所以,人只有知道了死后去哪里,才能明白当今的生命该怎样活着。孔夫子的话“未知生,焉知死?”应该改一下:“未知死,焉知生?”
关于死亡,圣经还有更鼓舞人心的记载。因为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已经胜过了死亡!祂曾经死过,但第三天就从死里复活了!祂是复活的主,如今在天上长远地活着,为一切信祂的人代求,将来有一天要再降临,迎接我们与祂永远同住。因着这样的盼望和应许,我们就可以靠着主,胜过对疾病和死亡的惧怕。固然我们知道,疾病是痛苦的,死亡的过程和方式也不在我们的掌管之中,但正如《诗篇》中所说: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诗23:4)
我们可以交托仰望,每天因信靠主而有真平安。当我们内心的力量刚强起来时,外在的环境和变化的健康指标就不会再那么强烈地影响我们的情绪了。
同时,因为对死亡有从圣经而来的新认识,我们可以学习探访和关爱患病的人,而不是嫌弃和避开他们;我们甚至可以学习进行临终关怀,将神爱世人的心意,向身体被病痛折磨的沮丧之人和垂死的绝望之人表达出来。我们所做的,是要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不在于身体的健康与否,而在于那一位创造了他们、也能救赎他们进入永生的主。我们也可以学习鼓励他们靠着主,勇敢喜乐地面对疾病和死亡的痛苦。因为知道主耶稣是忧患之子,祂曾亲历最大的苦难,也曾亲历死亡的阴暗,祂在一切患难中与受苦者同在,并赐下安慰和力量。祂说过这世上有苦难,但我们可以放心,因为祂已经胜了世界(参约16:33)。我们可以学习在主的应许中,帮助病患得到心灵的更新,让他们在临终之前,可以与上帝、他人和自己和好,可以从容地面对死亡,回到天家。
至于对于如何表达对长辈的孝心,对逝者的追思,这确实需要身为基督徒的我们用更多的心思来寻求主的智慧引导。在当今中国非常物质主义的现世文化氛围中,虽然我们不会以送昂贵的礼物来与人攀比,也反对烧纸跪拜的扫墓仪式,但如何以更美好又温馨的方式来传达对长辈和逝者的尊重,确实不太容易。扫墓时,可能还不仅仅是献一束花来表示追思感念,或许我们可以更多地感恩逝者的好处,纪念他(她)生前留下的美德榜样,并让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努力效法和传扬,这也算是对后辈的勉励了。至于送礼,对还没有认识福音的亲人,还是需要更多考虑他们的感受,站在他们的角度替他们着想,而不能过快地想要他们明白我们的价值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为他们祷告,求主预备他们的心认识和接受福音。
总的来说,更新文化,就如同改变生命一样,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急不来,但也需要开始做,就从身边的小事、从我自己开始做起吧!求主帮助我们。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