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群體中的恩典動力03——2019威敏神學大會講座筆記
作者 | 洪奕蕾博士
我們是上帝所愛的孩子,祂通過代表我們與罪爭戰來啟動救恩計劃。
當雙方需要解決衝突時,《馬太福音》18章是經典的段落,許多人在談論教會勸懲時都會引用這一段經文。
但如果我們看背景,就知道這是在處理國度內部的“關係”。
它從關於謙卑的問題開始:天國里誰是最大的?
“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里誰是最大的?”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迴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里就是最大的。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里。”(太18:1-6)
什麼是謙卑?謙卑是承認我們有許多的罪和局限,它回應說:“我需要耶穌,我需要其他人。” 它包括相信神完全的掌管,對神的饒恕與愛有完全的信心,以及因着能在耶穌里安息而對其他人敝開。
“謙卑是我們能真實地從神的聖潔和我們的罪惡來評估自己,當我們對事實沒有清楚的認識時,所有的自我評價都會被扭曲,我們將無法理解或實踐真正的謙卑。”
—— C.J. Mahaney
僅僅承認我們的需要和軟弱就為神的恩典打開了一扇門,我們在祂裡面找到了信心、平安、智慧、力量和自由。
耶穌沒有告訴我們需要謙卑,但祂為我們活出了什麼是真正的謙卑。
“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
保羅的謙卑:
“我自誇固然無益,但我是不得已的。如今我要說到主的顯現和啟示。我認得一個在基督里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或在身內,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我認得這人;或在身內,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神知道。他被提到樂園裡,聽見隱秘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為這人,我要誇口;但是為我自己,除了我的軟弱以外,我並不誇口。我就是願意誇口也不算狂,因為我必說實話;只是我禁止不說,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過於他在我身上所看見所聽見的。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麽時候軟弱,甚麽時候就剛強了。”(林後12:1-10)
謙卑的操練是一個過程。
這意味着我們必須透過上帝的位格和祂通過基督所成就的事,更準確地看到我們的罪、軟弱、墮落和有限。
這意味着承認我們對基督的需求以及來自基督的真理。
這將會影響我們的事工。
大衛•鮑力生博士臨終前在西敏神學院畢業典禮的閉幕詞中這樣表達他的心聲:
“我們在主的生命中看到,祂就是以上的一切。祂結出碩果,祂剛強壯膽,但是祂的多產和剛強卻建基於一種持久的軟弱和貧乏之感。這在祂生命的盡頭,在祂為了我們走向死亡時,展現得淋漓盡致,祂將自己交在父的憐憫和能力之下。祂在大能中復活,卻仍然同情和憐憫我們的軟弱與需要。祂熱情地歡迎我們來到祂恩典的寶座前,為使我們能得到在任何艱難中所需要的憐憫和恩典。我對你們最深的盼望就是,在你們的個人生命和對他人的事工中,你們都不會害怕公開地表現出軟弱,好叫神自己的能力覆庇你們。”
我們不要求別人向我們敞開心扉,但我們應向他們敞開自己和自己的心。通過軟弱和願意分享我們的掙扎,我們幫助他們看到上帝,而不是看到我們自己。
讓我們再看看《馬太福音》18章所講到的內容。
o 一般的罪(7節)
“這世界有禍了!因為將人絆倒,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
o 我們自己的罪(8-9節)
“倘若你一隻手或是一隻腳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你缺一隻手或是一隻腳進入永生,強如有兩手兩腳被丟在永火里。倘若你一隻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來丟掉;你只有一隻眼進入永生,強如有兩隻眼被丟在地獄的火里。”
o 我們對別人的罪(10-14節)
“你們要小心,不可輕看這小子里的一個。我告訴你們:他們的使者在天上,常見我天父的面。(註:有古卷在此有:人子來,為要拯救失喪的人。)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若是找着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里失喪一個。”
從這裡可以看到,即使我們被罪所誘惑,我們與上帝也有一種特殊的關係。
上帝按名認識我們每一個人,祂親自地尋找追回我們。當祂找到並拯救我們之後,祂充滿喜悅。
當一個祂所愛的信徒(屬於祂羊群中的一隻羊)陷入罪惡時,我們應付出最大努力使他重返團契。
當我們希望人改變時,改變從來不是從我們開始的。改變不是因為你的罪給我帶來了不便,所以我要處理你的罪;改變是因為我們非常在乎你,我們希望你與上帝重歸於好。
勸懲不僅是一種消極的判斷,不僅是教會在執行管教、譴責罪惡,這是邀請我們回到與神相交的團契。
主四處尋找失落者並為受傷者包紮傷口。
“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他們尋見。 牧人在羊群四散的日子怎樣尋找他的羊,我必照樣尋找我的羊。這些羊在密雲黑暗的日子散到各處,我必從那裡救回他們來。 我必從萬民中領出他們,從各國內聚集他們,引導他們歸回故土。也必在以色列山上一切溪水旁邊,境內一切可居之處牧養他們。 我必在美好的草場牧養他們,他們的圈必在以色列高處的山上。他們必在佳美之圈中躺卧,也在以色列山肥美的草場吃草。 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做我羊的牧人,使他們得以躺卧。 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只是肥的壯的我必除滅,也要秉公牧養他們。”(結34:11-16 )
最近,《以賽亞書》41章8-10節抓住了我的心。
“惟你以色列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我朋友亞伯拉罕的後裔,你是我從地極所領〔原文作抓〕來的,從地角所召來的,且對你說:你是我的僕人,我揀選你並不棄絕你。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
上帝對我們恆久堅定的愛甚至通過祂的獨生愛子耶穌表現出來。耶穌為我們付出了生命。當我們試圖用自己的方式來獲得救贖時,當我們責備自己時,當我們錯誤地專註於塵世的事物時,祂溫柔地把我們抱起。
教會的勸誡不是懲罰,而是帶人重新回到神的愛中。記住這一點對我們很重要。因為使我們執行勸誡的動機會對接受勸誡的人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當我們管教孩子時,如果我們帶着怒氣來管教,孩子只會看到我們的憤怒。然而,當我們幫助他們看見自己的罪時,他們就可以真正地請求主的寬恕。
我們是神所愛的孩子,祂將我們置於社群中,共同戰勝罪。
當一個人犯罪時,我們有兩種選擇:掩蓋罪行或與面質犯罪者。
應該選擇什麼呢?不是基於我們自己,而是基於神。
我們被呼召去面質,是基於神對我們的慈愛面質。
我們也被呼召遮蓋彼此的罪,這是基於神如何遮蓋我們的罪。
一位作者寫道,上帝用兩種方式遮蓋了我們的罪。
1. 聖靈從來不會一次性地把我們所有的罪都倒在我們身上。因為就如一整桶冷水澆下來,這樣做會把我們血管里的血液都凍結的。相反,祂會讓我們注意到我們生命中的一小部分罪。
2. 祂藉着赦免我們來遮掩我們的罪。祂不再看那些在基督里的人的罪。
我們需要等犯罪的人來找我們嗎?我們應該主動處理問題。我們對罪的大多數回應,都應該歸入遮蓋罪的範疇。
o 個人的罪是可以原諒的(21-35節)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賬。才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因為他沒有什麼償還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那僕人就俯伏拜他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吧,將來我必還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里,等他還了所欠的債。眾同伴看見他所作的事,就甚憂愁,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o 特別是第15-20節所講的罪。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 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 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它始於對朋友的關心,我們努力與他們一起追隨基督,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對他們負責。
只有當罪惡繼續存在的時候,基督才透過教會彰顯祂極大的權柄及能力,這是使基督徒遠離罪惡的強大力量。
我們勸懲人的動機是什麼?我們看到神了嗎?還是我們把自己或他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當我的兄弟得罪我的時候,我該原諒他多少次呢?當耶穌談到挽回和救援時,是導向恢復與和解。罪在何處築起壁壘,饒恕就在何處拆除它們。
上帝的饒恕是無法想象的。因為祂已經赦免了我們這裡的每一個人,所以我們應該更願意原諒那些得罪我們的人。
人是如何獲救的?你見過救援隊怎樣在危難中救人的嗎?他們是不是隔得遠遠地不斷告訴人走去安全的地方? 不是的。我從未親眼見過救人的情景,但我在紀錄片上看到過。救援隊會放下一個救援筐,如果看見想要倖存者自己無法爬進筐里,快要被沖走了,飛行員就會命令他的一名組員跳出來,冒着他自己生命的危險去救那個危在旦夕的人。
何況我們的神呢?祂為我們啟動了改變生命的計劃,並在艱難中與我們同在。
( 下期繼續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