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系列01:一種“開放式兩性關係”的文化

  • 作者 | 庫珀·平森
  • 翻譯 | 陳冰潔
  • 原文載於Harvest USA,版權歸 Harvest USA 所有,請勿用以牟利

單身同胞們,我們生活在一個艱難的世界中。

《紐約時報》曾刊登過一篇文章,題為《零工經濟中的開放式兩性關係》。該文的前提是:經濟環境影響戀愛方式。如今,我們寧可在家煲劇,也不願晚上出去隨意地相親約會,這樣的事實再一次表明,我們的經濟塑造了我們。

這就是事情變得有趣之處,文章認為,約會僅僅是“將資本主義的邏輯應用於求偶。在戀愛市場中,每個人都在為他/她自己而競爭”。等一下。我們真的是用這樣的方式看待約會嗎?誠實地說,我覺得我們必須承認:是的,事實上,我們傾向於將人物化,而不是將人當作人來對待。但這是應該的嗎?

更重要的是,文章繼續說:

2008年經濟危機前後成年的那一代美國人,一直被周圍的聲音告知,我們必須“靈活”和“有彈性”。所以如今我們在兩性關係中保持開放態度,是一件令人吃驚的事嗎?很多人對待感情就像對待無薪實習一樣:我們不能期待它們會帶來任何長期的效益,所以我們只是利用這段時期來獲取經驗罷了。如果我們看起來很厲害,我們還能得到一頓免費的午餐。

如果這篇文章的論點是正確的,那麼儘管人類從來都慣於將人當作可被利用的對象,我們,作為單身人士,則可能就是在一個強化這種態度的世界中長大的。但我們不應對此感到吃驚。想想色情的泛濫。想想約炮的文化。甚至我們自己使用社交媒體時都可能反映出這種消費主義關係的心態。

那麼,我們又能做些什麼來面對這種助長我們利用他人的屬世態度呢?

認真對待與他人的關係

我想我們要從這裡開始:作為正在尋求與其他單身人士約會的單身人士,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我們投資在他人身上,不是簡單地為了讓他們能服從我們。C.S.路易斯如往常一樣,淋漓盡致地將這一觀點在他《榮耀之重》一文的結尾處表達出來:

世間並無普通之人……倒是那些我們與之玩笑、與之共事、與之成婚、甚至輕慢、任意剝削的對象,才是不朽的一群——要麼是不朽的恐怖,要麼是永遠的光輝。這並不意味着我們永遠板着面孔活着。我們必須遊戲。但我們的歡悅(merriment),必須屬於這類(事實上正是最歡悅的那種),它存在於從一開始就相互認真的人之間——不輕浮,無優越感,沒有偏見。我們的仁愛(charity)必須是一種真正的珍貴的愛……(編註:摘自《榮耀之重:暨其他演講》,華東師大版,2016 )

你了解他所說的嗎?我們是在和不朽的靈魂聊天。

終有一天,所有的人都會被永遠地變為榮耀或驚恐的生命。這意味着,即便在約會的領域,我們也應該認真對待與他人的關係。認真對待彼此的部分含義是,以切實的方式彼此相愛,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或剝削他人。

耶穌的話是很逆耳的:

“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馬太福音16:25);

“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13)

按照神的國度跟世界顛倒的倫理規範,這個王國中真正的生命看起來更像是失去了一項投資,而不是從中獲益。愛看起來更像是十字架,而不是王冠。有意義的關係看起來更像是一位替人洗腳的僕人,而不是讓人洗腳的主人。

換句話說……

有意義的關係代價高昂

我們需要將自己浸潤在這項真理中:有意義的關係需要花時間。在這樣一個追求即時滿足、注意力不斷分散的時代,僅僅是花時間來有意義地談論生活已屬罕見;情侶們在就餐時各自瀏覽自己的臉書和朋友圈,也是司空見慣的事。但是一段有意義的關係就是願意努力花上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即使我們感到有其他的事要做。有意義的關係必須付出整餐飯都沒有社交媒體介入的代價。

有意義的關係也會要我們付出卸下偽裝的代價。我們的文化中對於兩性關係的開放心態,是因為這種貨比三家的消費觀,讓我們可以逃避有意義的關係所帶來的真實脆弱。在有意義的關係中,我們被人認識、被人愛,不只是為了讓我們有所成就,也是為了讓我們能夠經歷失敗。

在基督里,我們可以自由地拆除自己的偽裝。我們不需要假裝成另一個人。基督所帶來的安全感讓我們能夠對我們的鄰舍說“我不太好”。這種脆弱對人類的興盛很重要,因為脆弱將我們推向神的國度。脆弱幫助我們去依靠耶穌,和祂為我們在基督里所提供的身份。

改變一種“開放式兩性關係”的文化,要從活出一種更豐富的文化開始。

然後,當然,有意義的關係需要我們付出自己作為代價。我不是說我們要將自己獻給街上遇見的每個張三或李四,但也許我們應該儘早地、而不是遲一點才思考:我要如何為此人主動地犧牲自己,並服事他?我要如何服事其他與我一起用午餐的人,或一起踢球的人,學校走廊上的人,社交媒體上的人,或公司里我旁邊那個小隔間里的人?

這就是神國度的倫理:我們尋求他人的益處,因為主已經將祂自己給了我們(約翰一書4:10-11)。我們也在愛和事奉中獻出自己,因為我們已有了基督(腓立比書3:8-11)——因為我們最終已經得着了基督。

對那些愛單身人士的人

可能你在想:我不是單身啊,這跟我有什麼關係呢?作為基督徒,我們相信群體的力量。換句話說,智慧不可能在真空中起作用。如果作為父母的你有單身的孩子,或你的朋友是單身,或者甚至你作為傳道人在服事單身人士,那麼有一些事情你要記得。

問單身人士一些深入的問題。問他們的生活到底過得如何。問他們所疑惑和憂慮的事。問他們對神、對自己、對其他人的看法。當他們談及生活中的艱難或快樂時,請他們加以解釋。問他們問題,讓他們知道你是認真的,無論是對他們,還是對神。

將手機放下。當你和單身人士見面時,把手機丟在一邊吧!將手機調成震動模式,不要回短信或回電話,除非是你的配偶。我們跟單身人士交談時,不要去查看社交媒體。讓我們就單單與他們同在吧!

做一個脆弱的人。當聊到事情的真相時,雖然我們能夠分享多少還需要智慧,但我們應該開放自己的心,談論我們的懷疑、恐懼和失敗。我們要讓他們知道,我們跟他們一樣,也不是什麼“超級基督徒”。

認真對待彼此的關係意味着,我們認真聆聽、向人學習、為之犧牲、問深入的問題,並為與我們生命產生交集的單身人士禱告。要留意,我們與單身人士的互動關係,其實是我們作為基督徒所熱情持守的原則的具體表現。改變一種“開放式兩性關係”的文化,要從活出一種更豐富的文化開始。

我們向單身人士所傳遞的普遍人性觀,是不是更像滲透在我們文化中的那種“零工關係”呢?還是更像耶穌——祂從起初就認真對待我們和我們的生命;祂服事我們,使我們被洗凈;祂犧牲自己,使我們在祂裡面得着生命?

關於作者

庫珀在賓州威斯敏斯特神學院學習之前,曾在布萊德伍德長老會擔任初中部主任。他做過志願者,實習過,也當過教工,並在青年事工的不同領域服侍過。他熱心幫助學生們保持健康的兩性關係,並在他們跟隨耶穌時與他們同行。庫珀是佐治亞州人,畢業於美國桑福德大學(Samford University),獲得歷史學學位,輔修宗教。他和妻子凱蒂有兩個孩子。在出國攻讀博士學位之前,庫珀曾在“豐收美國”的學生外展事工中服侍。

FavoriteLoading收藏

Add a Comment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