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輔導不是”系列05:聖經輔導不是在挖偶像

作者 | 洪奕蕾 張法芸圖片

“心”的議題是聖經輔導理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辨認出被輔導者的心具體是被哪個或哪些取代神的偶像所統治,不但能幫助輔導者和被輔導者自己更準確地理解某個具體行為、情感、思想或生活型態出現的原因;也意味着輔導員將有機會用更個人化的方式從根源——個人與上帝的關係——上幫助被輔導者的生命與生活有符合聖經的改變。

然而,只是辨認出具體的偶像,並不會自動產生生命的改變。

熟練分辨偶像技巧的人,生命不一定更有長進;而不清楚自己的偶像是什麼,也不表示生命就不能有真實的改變。生命的改變並不取決於有人能挖出我們心裡的偶像,因為符合聖經的生命改變是聖靈的工作。

雖然找出偶像會對生命的改變提供重大幫助,但人的問題嚴重到一個程度,沒有辦法靠“找出偶像、打碎它們”的方式來解決。聖經輔導並不是專註於挖掘、打碎偶像的輔導。因為,連“挖偶像”這個行為本身也有可能根源於不同的動機;或是出於血氣的動機,或是真正在尋求、倚靠神。

聖經輔導是要把人引到神面前

神的律法是一面鏡子也是一盞燈,使人能夠清晰、深刻又有條理地看見自己的罪和偶像;但律法也向人顯明上帝的完全與恩慈,使人能夠帶着信心和悔改來到基督面前祈求幫助,並且因着感恩的緣故願意順服。

符合聖經的輔導應該關注人和人的問題,但這是手段,不是目的;是旅途上需要停下來認真研究指示牌的中途站,卻不是終點本身。

聖經輔導的目的正如《歌羅西書》1章28節所說,用諸般的智慧傳揚基督,藉着勸戒、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個人也才能在基督里得完全。

幫助人看見偶像,看見他對上帝的冒犯,可以使人更真實地體會到自己的罪惡、悲慘和絕望;但更重要的是,要藉此幫助這個人感受到耶穌基督為自己的罪而降生、受死與復活,原來是那麼好到令人不可思議的恩典,以至於被輔導者會生髮出一種願意,願意到神面前來將自己意識到的問題、痛苦與祈求都告訴祂。只有這位神能使他改變,而且已經定意要幫助他。

僅僅分析問題或看見偶像不能使人改變。看見偶像之後“只是”展開針對性的說教或懲罰也不能使人改變。了解被輔導者具體的處境、罪行與偶像,可以幫助輔導員更好地去思考有哪些關於神的事情(祂做了什麼、說了什麼、應許什麼、祂的屬性是什麼)對眼前的被輔導者來說會有意義,既不餵養他的偶像,又為痛苦帶來安慰和盼望,同時又能挑戰他離棄罪、敬拜真神。有哪些經文是用這樣的方式在談論被輔導者的處境,談論他的痛苦和歡愉,以及他的罪行和心?又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向被輔導者表達?

因為,當人一但藉着基督認識神,就會“願意”跟隨祂;當我們更明白祂這樣愛我們的時候,我們也會更願意知道怎樣回報祂的愛。

而這樣的願意,會讓人到神的面前去真正地認罪和祈求。祈求神的赦免,神在基督里賜下赦免;祈求神的幫助,神在基督里賜下力量、智慧、陪伴、安慰;祈求神賜下肉心換石心,神在基督里賜下對基督的愛取代偶像——這時,拜偶像的心、人與上帝的關係才會有真實的改變,自然而然地,人和受造之物的關係也會開始變得真正健康。

是靠聖靈的大能——而不是靠我們對偶像的分析、挖掘和懲罰——才能使人轉離偶像,單單敬拜、敬畏真神。

生命的改變來自於神。這也意味着一但“找出偶像”成為輔導的最終目標與焦點,改變就不可能發生。因為它已經取代神成為另一個偶像,所帶來的就是內咎或驕傲,而不是恩典與希望。這樣挖下去的結果也必定會有偏差。因為,我們其實是用自己錯誤觀點在看我們的問題;而我們的觀點若沒有在與神正確的關係中被調整,也必定是錯誤的。

改變不可能在神以外發生。生命的改變始於神,並且神在過程中幫助我們。我們人生的目的是要榮耀神並且享受祂。在過程中,我們繼續追求祂、希望更多地認識祂。這樣的認識會改變我們看世界、看自己的方式,自然也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並不在於我們想要怎麼樣,而是在於神想要我們怎麼樣。這也意味着,輔導員並不能透過一個公式或方法讓生命的改變發生。輔導員的責任是用諸般智慧將人帶到神面前,而不是去讓生命的改變發生。

《何西阿書》6章3節說:

“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他。祂出現確如晨光;祂必臨到我們像甘雨,像滋潤田地的春雨。”

神自己就是我們要認識祂的目的;而且祂應許必定向我們顯現,就像晨光;祂必定臨到我們,而且是像滋潤大地的春雨那樣臨到。我們的生命若能結出聖靈的果子,問題能有所改變,那是認識神、敬拜神後會自然生出的副產品。但如果我們將“結好果子”或“去除偶像”當作認識神的目的,那我們就還是在拜偶像——只是這個偶像很機巧地變成了“結果子”和“去偶像”。

聖經輔導不是在挖偶像,而是在各樣的處境、罪行和偶像中幫助人去認識神。認識神比知道自己的動機更重要;而且神也樂意向罪人彰顯自己。

我們應該專心留意祂,花更多的時間仰望基督,而不是分析自己。因為我們若在認識神的事上長進,自然就會有改變——我們內心的深處也是如此。

舉 例

一位媽媽帶着她五歲大的孩子來接受輔導,因為這個孩子在掙扎焦慮的問題。她所有的時間都必須一直和媽媽待在一起,即使在家裡的時候也一樣。所以,當媽媽上廁所的時候,她會等在廁所的門外;當媽媽做飯的時候,她就和媽媽一起待在廚房裡──雖然她真的很想到外面去跟朋友一起玩。這個孩子對於在自己的房間睡覺也很掙扎,因為她害怕會有恐怖的事情發生在媽媽身上。她媽媽想盡辦法要幫助她,這個孩子的焦慮就是沒有改善。她是一位非常可愛的小女孩,媽媽也會提到自己有多麼享受和她在一起的時間。但是,這位媽媽看到她女兒的焦慮怎樣影響了整個家庭,而且也限制了這個孩子的社交關係。

和輔導成人不一樣,我們不能和小孩一起坐下並且分析問題,然後把他們的心和情緒、行為之間的聯繫用語言來表達。

兒童並沒有大量的詞彙可以用來描述自己的情緒或分析哪裡有問題。雖然他們的表達能力、理解內在與外在之間的聯繫的能力都有限制,但是這個限制卻不會阻止他們生命的改變。

為幼童提供輔導的時候,輔導員必須把自己降低到他們的程度,使用他們的語言來和他們溝通。既然他們的語言能力還沒有完全發展好,所以我們可以使用混合畫圖、演戲和談話的方式來理解她的掙扎。如果我們可以總結她的懼怕,那是對死亡、未知、孤單以及沒有人知道他需要幫助的懼怕。所以,你會如何輔導她呢?

我們需要分析這些懼怕的來源嗎?我們是否必須讓她知道從這些恐懼中被釋放出來的好處?事實上,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能幫助她改變。分析的技巧並不會降低她的懼怕或增進她與別人的關係。持續地挖掘偶像也不會處理到她想要控制自己的生活的事實。但現實的情況是,她的確沒有絕對的控制權。

在認出她的懼怕如何控制她的生活之後,輔導員介紹了一個名叫耶穌的朋友給她。

但是,因為她只有五歲,我們可以用各種方式來讓福音的信息對她而言顯得明確、清晰。她需要聽到什麼樣的福音呢?基督認識她,愛她,並且關心她。關於基督永遠會在那裡看顧她的信息,真的幫助她消除了焦慮。當她自己獨處的時候,她不必總是在緊張,因為她的朋友耶穌會永遠和她在一起。這並不表示她需要忽略自己的懼怕,或是告訴自己沒什麼好怕的。事實上,輔導員告訴她,她會有這些懼怕是有道理的。但是,與其繼續餵養、培育、注意這些懼怕,我們可以轉向另一個地方。我們沒有力量達成長期、持久的改變,但是基督可以。這裡的目標不是要讓我們完全弄清楚或分析我們的問題,而是我們怎樣可以與基督連結以做到長久、持續的改變。圖片

這裡我們將使用其中一段對話來說明輔導的重要性,如何幫助她與基督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在一起輔導段時間之後,這個孩子有一次非常開心地來輔導。當她看到我時,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笑容,然後跳進我的辦公室。我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她說:“耶穌真的是我的朋友。"然後她解釋發生了什麼。

有一天晚上,只有她和媽媽在家;那時候她已經很有進步,不需要總是和媽媽待在同一個房間里。當她媽媽去洗澡的時候,外面開始颳起暴風雨。這個孩子說,她馬上就叫媽媽,因為她很害怕。當然,媽媽聽不見她的聲音。但因為打雷的緣故,她害怕到不敢走出自己的房間。她很恐懼沒有人會知道她只有一個人,而且需要幫助。她說,然後,她想起耶穌如何平靜風和海的故事,而且她記得我們曾經談到過耶穌知道每件事。所以她開始禱告,並且請求神幫助她、安慰她。她說禱告完之後,媽媽還在浴室里,她卻不再那麼害怕了。

媽媽接着加入我們的輔導。她說那晚她急着要從浴室出來,因為她知道自己女兒的懼怕,但是當她進到女兒房間時,她看見這個孩子平靜地在玩玩具。她的孩子看見她,就過來給她一個擁抱,並且告訴她:“媽媽,耶穌幫助我,而且我再也不害怕了。"然後她就回去繼續玩。

我問她:你還會害怕嗎?她說是的,但是,現在我有一個可以幫助我的朋友,所以暴風雨看起來就沒有那麼可怕了。所以,我們並不需要為了做到長久、持續的改變而摧毀自己的恐懼,但是我們需要把我們的懼怕放在正確的地方,並且知道基督是幫助我們的,並且常與我們同在。

參考書目

  1. 《破除人生百憂》,大衛•鮑力生(David Powlison)著, 張逸萍 譯,真生命傳道會,2008年。
  2. 《新眼新見——帶上聖經眼鏡看輔導事工及人類光景》,大衛•鮑力生( David Powlison) 著,李台鶯 譯,天恩出版社,2008年。
  3. 3.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with contributions by Gary R.Collins,David G.Myers,David Powlison,Ronbert C.Roberts,edited by Eric L.Johnson & Stanton L Jones,2000, Published by IVP.
  4. The Biblical Counseling Movement after Adams, Heath Lambert , 2012, Published by Crossway.
  5. 新譯本研讀版聖經,環球聖經公會,2008年。
FavoriteLoading收藏

Add a Comment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