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輔導不是”系列04:聖經輔導不是只將罪視為外在習慣性的行為、思想或情緒模式

作者 | 洪奕蕾  張法芸圖片

不論是在日常生活或輔導的過程中,有問題的行為、思想和情感往往很容易被看見。

聖經對於犯罪的行為、思想和情感有很許多描述:吵架、兇殺、毀謗、自誇、偷竊、淫亂、醉酒、嫉妒、爭競、懶惰、強暴、說謊、詭詐、驕傲、自卑、抱怨、暴躁、污穢的言語、背約、謀害、惡念、憂慮、罪怒、仇恨、苦毒、懼怕,等等;保羅在《加拉太書》中稱這些現象是“work of flesh(肉體的作為)”、“肉體所行的(新譯本)”或“情慾的事(和合本)”——顯然,這些問題正是聖經所關注、福音要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心理學雖然學派紛雜,但他們所致力解決的也是認知、情感和行為的問題,希望藉此使人們在家庭、社會和各種人際關係中活得更好、更健康。

然而,聖經呼召人去追求的改變,卻不是只停留在行為、思想、情緒或態度的層面上;聖經所教導的真實改變,是指全人的、內在的改變。

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為,思想、態度、情感和意志就是人的“內在”,因此許多信徒也誤以為所謂改變“內在”就是指改變自己的思想、情感、態度、意志。

但是聖經卻指出,會為人類帶來各種祝福或導致各樣衝突的情、意、志,事實上根源於一個“更內在”的地方(雅4:1);那個地方用耶穌基督的話來說,就是人的“心”(可7:21)。 

因此,從聖經的眼光來看,認知、行為和情緒的現象只是“外在”和“表面”的問題。聖經輔導不是只將罪視為習慣性的行為、思想或情緒模式,更要處理這些外在模式背後的動機。圖片

聖經輔導必須處理心的議題——人與神之間的關係

“心”在聖經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殊用法。它所指的不是心臟、心態、心思或心情,而是指人敬拜、信靠、渴望、愛戴、敬畏、忠誠、投靠、盼望的核心,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核心。這個核心並不是一種機械性的存在,它所指向的是人與他自身之外的那一位造物主之間的關係。

正如《羅馬書》第1章20-32節所揭示的:人本來應該承認、敬拜、榮耀、感謝造物主(20-21節),卻轉去敬拜事奉必朽壞的受造之物(21-25節);是這個“關係上”的錯位,導致人出現了各種行為、思想、情感的問題。

行為和那些同樣發自於“心”的思想和情感,的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從根源上來看,它們的性質主要可以分為兩種:要不是犯罪的,要不就是已經被贖回的;要不就是處在與神之間的錯誤關係中,以別神代替耶和華成為他敬拜、愛戴、懼怕的對象;要不就是處在與神之間的正確關係里,以耶和華上帝為神。

在錯誤的關係中,“心”總是在抵擋耶穌基督;在正確的關係里,“心”會向著耶穌基督,為了耶穌基督。

然而不論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人都是根據自己與創造主的關係——他的心——中是否有第三者介入取代神的地位,來解讀、感受及回應生活中與所有受造物之間的關係。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行為、思想和情感是有原因的。相同或類似的行為究竟是對是錯,要看背後的“動機”。

同樣是向人道歉、請求饒恕的行為,它的動機可以是出於“想要”討人的喜悅;也可以是因為已經得到神的赦免和喜悅,因着愛和感恩會“想要”討神喜悅,所以生髮願意去向人認罪的行動。

同樣是為自己的罪憂傷,它的動機可以是因為“懼怕”後果會很嚴重;也可以是因為知道神的愛有多深,祂的聖潔有多美,因着感恩而不願意犯罪。

《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說信徒無論或吃或喝,或做什麼,都應該是“為了”榮耀神而做。當有其他的“慾望”取代神,成為我們回應順境與逆境的動機時,聖經就稱呼這些篡奪神位置的東西為“偶像”。在耶穌之外,有什麼事物或什麼人取得了你心信靠、關注、忠誠、服事、敬畏和喜悅的首位?

通常,當有人出現行為或精神方面的問題時,大多數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就會用機械式的眼光來解釋這些情況。把人的問題看成是心理或靈魂中有某些機械式的部件發生故障,把那個故障找出來修理好,整台機器、整個人就可以正常運作了。

但是聖經卻將人的問題放在“關係”當中去理解,因為人是存在於“與神和鄰舍的關係”之中的盟約性受造者。

我和神的關係如何,會立刻顯明在我如何生活以及如何對待鄰舍;而我如何生活、如何對待鄰舍,會立即暴露出我與神的真正關係如何。

雖然人類是盟約性的受造者,但我們的行為、心理和精神反應並非沒有問題,而這並不表示這些問題的核心是“心理”或“行為”。人的罪行、罪思與罪情所彰顯出來的錯誤,是關係性的、方向性的錯誤。它們是當人與神位格之間的方向出問題、人遠離神時一定會生髮的癥狀。

關注行為背後的動機並不會導致對責任的妥協或不關心。反而會幫助人們更清楚自己的責任在哪裡。而且,如果我們的動機——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沒有真實地改變,偶像沒有處理,有問題的行為、思想和情緒就不會有真正的改變。從聖經的眼光來看,世上其他解決行為問題的方法,因為不承認造物主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它們最深刻的洞見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或者本質上就只是用一個偶像代替另一個偶像。

聖經輔導強調心的優先性,並且以內在的人為目標,因為所有的人類行為、思想和情感都是從敬拜核心所發出。我們關注既關注與受造界的關係,也關注與神的關係;既關注外在的人,也關注內在的人;既關注行為,也關注心的議題。罪,不是只在外在的行為、思想和情緒里;更是在你我與上帝的關係中。

舉 例圖片

一位37歲的女性基督徒,她的父親去世得早,母親患有精神分裂;她自己也曾經被診斷患有躁鬱症。她鼓起勇氣尋求教會的輔導時剛離婚滿五年。離婚時已經有兩個女兒,一個剛進小學,一個在幼兒園。離婚的主要原因是丈夫的怒氣問題和婆家對她的歧視,而且不許她出去工作。她感到自己在這個家庭中的承受力已經瀕臨崩潰,所以決定離婚。離婚前她知道自己要養活自己都有些勉強,所以沒有辦法把小孩帶在身邊;也在完全沒有爭取的情況下,就把孩子留給暴躁易怒的父親,因為至少會有爺爺奶奶可以幫忙照顧。不管前夫有多生氣,她自己一個人,就走了。離婚後的第二年,因為朋友的關心,她信了主。

這次她是主動來尋求教會的輔導。但很奇怪的是,她用了大半的時間都在愉悅地訴說神怎樣幫助她真正饒恕了還在恨她的前夫;而且醫生也說她的躁鬱症已經快要可以停葯;她相信這一切都是神的祝福,卻遲遲沒有說出她為何要尋求輔導。此外,她的分享中也完全沒有提到孩子。

於是輔導員嘗試兩次問她孩子們的情況。很意外地,她都沒怎麼回答就又去講和離婚後的生活有關的感恩話題。很明顯,她在躲避這個話題;但這也說明有可能這正是她要談的問題,只是對她來說很難啟齒。那麼,如果這就是她想談的問題,為什麼又要躲避呢?對她來說很難啟齒的原因是什麼?還有,為什麼她躲避的方式是去講自己生命的改變?圖片

如果你是輔導員會決定怎麼做?其中一個可能的選項是直接問她為什麼來輔導。但因為觀察到她躲避的方式是去講自己生命的正面改變;而她之所以用這樣的方式可能是想讓輔導員不會因為她離婚、沒有帶孩子走就輕視她;這樣她才比較能開口講這個讓她感到羞恥的問題。所以輔導員決定不直接問她為什麼來尋求輔導。但也許她是有意的,也許她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動機。輔導員選擇問她:“當初決定放下孩子離開,對你一定很不容易吧?”她開始流下眼淚,顫抖着訴說她當時的艱難、愧疚,以及這些年來的罪惡感和想念。

接着,她突然主動開口說出她為什麼要來尋求輔導。她說自己雖然已經饒恕了前夫和他的家人,日子過得很平靜,也在主里得到很多休息、醫治和成長;但有一件事情很奇怪,就是她沒有辦法開口為兩個孩子祝福。她知道自己雖然不能跟孩子在一起,但可以在神面前為孩子祝福;她也很渴望能在主里對孩子說祝福的話,但就是說不出來。

這時輔導員應該怎麼做?給她關於如何為孩子禱告的書或文章嗎?其實她會上網,自己就可以找到很多。這樣的做法只是試圖解決她行為上的問題,卻沒有真正了解這個人和這個行為。

於是輔導員開始去了解這幾年她與孩子互動的情形。事實上,離婚後她跟孩子完全沒有機會見面,只能透過社交媒體有簡單的溝通,了解孩子的生活。輔導員發現,她每次跟孩子的互動都只是她這邊單方面對生活的叮嚀:要聽話、要穿夠衣服、要好好讀書、要照顧妹妹、有機會要信耶穌……;孩子那頭卻幾乎沒有什麼回應。這雖然會讓她很難過,但輔導員發現更重要的是,對於自己的離開給孩子造成的影響,以及心中對孩子的虧欠與愛意,她卻完全沒有提過。事實上,她說這是她現在還很難做到的事情。

輔導員這時應該怎麼回應?告訴她應該要向孩子們認罪,請求他們的原諒嗎?她已經知道了,但是她做不到。這是為什麼她來尋求輔導的原因。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有動機。“為什麼?”輔導員問。她說,因為她“不希望”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是不好的。至此,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了她的行為。她想要在小孩面前維持好的形象——事實上,她不是只有在孩子面前是如此,她在輔導員面前也是如此,她希望自己的問題不會招來輕視。

“好形象”是她行事為人的重要動機。這個動機導致她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形象,而不是理解、體會他們的感受,為了愛神和愛他們而放下自己。這個慾望也使她跟孩子之間不能交流真正重要的事情;於是,不能表達的虧欠和愛意就在他們中間長成了關係里的疙瘩。重要的事情不能講,其他的事情也就沒什麼慾望想要講了。

但是,光看見這個慾望和動機對她與孩子的關係所造成的影響,並沒有給她足夠的動機想要悔改。即使她已經看見這樣的動機實際上讓她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變成錯上加錯;但是只要想到自己要以不好的形象出現在孩子面前,她還是做不到。

這時輔導員應該跟她說什麼?告訴她這是驕傲嗎?她知道。但她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最嚴重的地方並不是對她和孩子之間關係的影響,而是對她和神之間關係的影響。輔導員需要幫助她看見,

在她和神之間,有一個東西對她來說重要到一個程度,以至於絕對不可以交出去而順服神。但神卻為她這樣的抵擋放下了自己的形象,成為人,且死在極羞辱的十字架上,為要將真正的好與義的身份和形象賞賜給她。

如果她不是為了和神的關係想要悔改,而只是為了孩子的緣故,很有可能她依然會改不過來。

在離開輔導室時,她感到自己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她決定回去好好為自己能把這個慾望交給神禱告。隔了兩天,她打電話告訴輔導員,自己已經透過社交媒體向孩子們認錯請求原諒,並且表達自己的愛。雖然孩子們的回應有些冷淡,但她感到可以接受,也有面對的力量。她說自己為這件事已經禁食禱告兩天。在打字的過程中,她也必須不斷地向神祈求;有時會大哭想要放棄,但神幫助她;她覺得心裡有一樣應該早就要拿走的東西,終於被神拿走了。她感到很輕鬆、感恩、平安;而且在這之後,她開始可以為孩子們祝福。圖片

FavoriteLoading收藏

Add a Comment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