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辅导不是”系列04:圣经辅导不是只将罪视为外在习惯性的行为、思想或情绪模式

作者 | 洪奕蕾  张法芸图片

不论是在日常生活或辅导的过程中,有问题的行为、思想和情感往往很容易被看见。

圣经对于犯罪的行为、思想和情感有很许多描述:吵架、凶杀、毁谤、自夸、偷窃、淫乱、醉酒、嫉妒、争竞、懒惰、强暴、说谎、诡诈、骄傲、自卑、抱怨、暴躁、污秽的言语、背约、谋害、恶念、忧虑、罪怒、仇恨、苦毒、惧怕,等等;保罗在《加拉太书》中称这些现象是“work of flesh(肉体的作为)”、“肉体所行的(新译本)”或“情欲的事(和合本)”——显然,这些问题正是圣经所关注、福音要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心理学虽然学派纷杂,但他们所致力解决的也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问题,希望藉此使人们在家庭、社会和各种人际关系中活得更好、更健康。

然而,圣经呼召人去追求的改变,却不是只停留在行为、思想、情绪或态度的层面上;圣经所教导的真实改变,是指全人的、内在的改变。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思想、态度、情感和意志就是人的“内在”,因此许多信徒也误以为所谓改变“内在”就是指改变自己的思想、情感、态度、意志。

但是圣经却指出,会为人类带来各种祝福或导致各样冲突的情、意、志,事实上根源于一个“更内在”的地方(雅4:1);那个地方用耶稣基督的话来说,就是人的“心”(可7:21)。 

因此,从圣经的眼光来看,认知、行为和情绪的现象只是“外在”和“表面”的问题。圣经辅导不是只将罪视为习惯性的行为、思想或情绪模式,更要处理这些外在模式背后的动机。图片

圣经辅导必须处理心的议题——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心”在圣经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殊用法。它所指的不是心脏、心态、心思或心情,而是指人敬拜、信靠、渴望、爱戴、敬畏、忠诚、投靠、盼望的核心,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这个核心并不是一种机械性的存在,它所指向的是人与他自身之外的那一位造物主之间的关系。

正如《罗马书》第1章20-32节所揭示的:人本来应该承认、敬拜、荣耀、感谢造物主(20-21节),却转去敬拜事奉必朽坏的受造之物(21-25节);是这个“关系上”的错位,导致人出现了各种行为、思想、情感的问题。

行为和那些同样发自于“心”的思想和情感,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从根源上来看,它们的性质主要可以分为两种:要不是犯罪的,要不就是已经被赎回的;要不就是处在与神之间的错误关系中,以别神代替耶和华成为他敬拜、爱戴、惧怕的对象;要不就是处在与神之间的正确关系里,以耶和华上帝为神。

在错误的关系中,“心”总是在抵挡耶稣基督;在正确的关系里,“心”会向着耶稣基督,为了耶稣基督。

然而不论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人都是根据自己与创造主的关系——他的心——中是否有第三者介入取代神的地位,来解读、感受及回应生活中与所有受造物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思想和情感是有原因的。相同或类似的行为究竟是对是错,要看背后的“动机”。

同样是向人道歉、请求饶恕的行为,它的动机可以是出于“想要”讨人的喜悦;也可以是因为已经得到神的赦免和喜悦,因着爱和感恩会“想要”讨神喜悦,所以生发愿意去向人认罪的行动。

同样是为自己的罪忧伤,它的动机可以是因为“惧怕”后果会很严重;也可以是因为知道神的爱有多深,祂的圣洁有多美,因着感恩而不愿意犯罪。

《哥林多前书》10章31节说信徒无论或吃或喝,或做什么,都应该是“为了”荣耀神而做。当有其他的“欲望”取代神,成为我们回应顺境与逆境的动机时,圣经就称呼这些篡夺神位置的东西为“偶像”。在耶稣之外,有什么事物或什么人取得了你心信靠、关注、忠诚、服事、敬畏和喜悦的首位?

通常,当有人出现行为或精神方面的问题时,大多数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就会用机械式的眼光来解释这些情况。把人的问题看成是心理或灵魂中有某些机械式的部件发生故障,把那个故障找出来修理好,整台机器、整个人就可以正常运作了。

但是圣经却将人的问题放在“关系”当中去理解,因为人是存在于“与神和邻舍的关系”之中的盟约性受造者。

我和神的关系如何,会立刻显明在我如何生活以及如何对待邻舍;而我如何生活、如何对待邻舍,会立即暴露出我与神的真正关系如何。

虽然人类是盟约性的受造者,但我们的行为、心理和精神反应并非没有问题,而这并不表示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心理”或“行为”。人的罪行、罪思与罪情所彰显出来的错误,是关系性的、方向性的错误。它们是当人与神位格之间的方向出问题、人远离神时一定会生发的症状。

关注行为背后的动机并不会导致对责任的妥协或不关心。反而会帮助人们更清楚自己的责任在哪里。而且,如果我们的动机——我们与神之间的关系——没有真实地改变,偶像没有处理,有问题的行为、思想和情绪就不会有真正的改变。从圣经的眼光来看,世上其他解决行为问题的方法,因为不承认造物主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它们最深刻的洞见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或者本质上就只是用一个偶像代替另一个偶像。

圣经辅导强调心的优先性,并且以内在的人为目标,因为所有的人类行为、思想和情感都是从敬拜核心所发出。我们关注既关注与受造界的关係,也关注与神的关係;既关注外在的人,也关注内在的人;既关注行为,也关注心的议题。罪,不是只在外在的行为、思想和情绪里;更是在你我与上帝的关系中。

举 例图片

一位37岁的女性基督徒,她的父亲去世得早,母亲患有精神分裂;她自己也曾经被诊断患有躁郁症。她鼓起勇气寻求教会的辅导时刚离婚满五年。离婚时已经有两个女儿,一个刚进小学,一个在幼儿园。离婚的主要原因是丈夫的怒气问题和婆家对她的歧视,而且不许她出去工作。她感到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承受力已经濒临崩溃,所以决定离婚。离婚前她知道自己要养活自己都有些勉强,所以没有办法把小孩带在身边;也在完全没有争取的情况下,就把孩子留给暴躁易怒的父亲,因为至少会有爷爷奶奶可以帮忙照顾。不管前夫有多生气,她自己一个人,就走了。离婚后的第二年,因为朋友的关心,她信了主。

这次她是主动来寻求教会的辅导。但很奇怪的是,她用了大半的时间都在愉悦地诉说神怎样帮助她真正饶恕了还在恨她的前夫;而且医生也说她的躁郁症已经快要可以停药;她相信这一切都是神的祝福,却迟迟没有说出她为何要寻求辅导。此外,她的分享中也完全没有提到孩子。

于是辅导员尝试两次问她孩子们的情况。很意外地,她都没怎么回答就又去讲和离婚后的生活有关的感恩话题。很明显,她在躲避这个话题;但这也说明有可能这正是她要谈的问题,只是对她来说很难启齿。那么,如果这就是她想谈的问题,为什么又要躲避呢?对她来说很难启齿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为什么她躲避的方式是去讲自己生命的改变?图片

如果你是辅导员会决定怎么做?其中一个可能的选项是直接问她为什么来辅导。但因为观察到她躲避的方式是去讲自己生命的正面改变;而她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可能是想让辅导员不会因为她离婚、没有带孩子走就轻视她;这样她才比较能开口讲这个让她感到羞耻的问题。所以辅导员决定不直接问她为什么来寻求辅导。但也许她是有意的,也许她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动机。辅导员选择问她:“当初决定放下孩子离开,对你一定很不容易吧?”她开始流下眼泪,颤抖着诉说她当时的艰难、愧疚,以及这些年来的罪恶感和想念。

接着,她突然主动开口说出她为什么要来寻求辅导。她说自己虽然已经饶恕了前夫和他的家人,日子过得很平静,也在主里得到很多休息、医治和成长;但有一件事情很奇怪,就是她没有办法开口为两个孩子祝福。她知道自己虽然不能跟孩子在一起,但可以在神面前为孩子祝福;她也很渴望能在主里对孩子说祝福的话,但就是说不出来。

这时辅导员应该怎么做?给她关于如何为孩子祷告的书或文章吗?其实她会上网,自己就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做法只是试图解决她行为上的问题,却没有真正了解这个人和这个行为。

于是辅导员开始去了解这几年她与孩子互动的情形。事实上,离婚后她跟孩子完全没有机会见面,只能透过社交媒体有简单的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辅导员发现,她每次跟孩子的互动都只是她这边单方面对生活的叮咛:要听话、要穿够衣服、要好好读书、要照顾妹妹、有机会要信耶稣……;孩子那头却几乎没有什么回应。这虽然会让她很难过,但辅导员发现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的离开给孩子造成的影响,以及心中对孩子的亏欠与爱意,她却完全没有提过。事实上,她说这是她现在还很难做到的事情。

辅导员这时应该怎么回应?告诉她应该要向孩子们认罪,请求他们的原谅吗?她已经知道了,但是她做不到。这是为什么她来寻求辅导的原因。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动机。“为什么?”辅导员问。她说,因为她“不希望”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是不好的。至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了她的行为。她想要在小孩面前维持好的形象——事实上,她不是只有在孩子面前是如此,她在辅导员面前也是如此,她希望自己的问题不会招来轻视。

“好形象”是她行事为人的重要动机。这个动机导致她在面对孩子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形象,而不是理解、体会他们的感受,为了爱神和爱他们而放下自己。这个欲望也使她跟孩子之间不能交流真正重要的事情;于是,不能表达的亏欠和爱意就在他们中间长成了关系里的疙瘩。重要的事情不能讲,其他的事情也就没什么欲望想要讲了。

但是,光看见这个欲望和动机对她与孩子的关系所造成的影响,并没有给她足够的动机想要悔改。即使她已经看见这样的动机实际上让她在孩子面前的形象变成错上加错;但是只要想到自己要以不好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她还是做不到。

这时辅导员应该跟她说什么?告诉她这是骄傲吗?她知道。但她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最严重的地方并不是对她和孩子之间关系的影响,而是对她和神之间关系的影响。辅导员需要帮助她看见,

在她和神之间,有一个东西对她来说重要到一个程度,以至于绝对不可以交出去而顺服神。但神却为她这样的抵挡放下了自己的形象,成为人,且死在极羞辱的十字架上,为要将真正的好与义的身份和形象赏赐给她。

如果她不是为了和神的关系想要悔改,而只是为了孩子的缘故,很有可能她依然会改不过来。

在离开辅导室时,她感到自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她决定回去好好为自己能把这个欲望交给神祷告。隔了两天,她打电话告诉辅导员,自己已经透过社交媒体向孩子们认错请求原谅,并且表达自己的爱。虽然孩子们的回应有些冷淡,但她感到可以接受,也有面对的力量。她说自己为这件事已经禁食祷告两天。在打字的过程中,她也必须不断地向神祈求;有时会大哭想要放弃,但神帮助她;她觉得心里有一样应该早就要拿走的东西,终于被神拿走了。她感到很轻松、感恩、平安;而且在这之后,她开始可以为孩子们祝福。图片

FavoriteLoading收藏

Add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