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伤痛的事感到哀伤是正确的吗?

作者 | 大卫·鲍力生博士(Dr. David Powlison)

翻译 | 张法芸

原文 So many things make me sad 载于 CCEF,版权归 CCEF 所有,请勿用以牟利。

为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情的无情和错误感到悲伤是不正常的吗?不是。“每一件发生的小事”通常会包含着忧伤。即使可爱的事物也如此,就像苹果通常有一条虫。最起码,好事并不持久——正如一句老话所说的那样:“欢愉过去,忧伤却留了下来。” 而且,许多日常的事物是完全错误的:工作场所中的背后中伤、教会里的流言和结党、家庭中的争吵和冷漠、金钱交易上的欺骗性、不良的健康,日渐疏远或让人失望的友谊。如果我们诚实——而不是玩世不恭——所发生的事情就会经常使我们伤心和委屈。(甚至连玩世不恭的人也会有悲伤和委屈的历史,只是厌倦了将精力投入在悲伤和哀悼之中。)

但是,是什么让这封信的作者感到特别的悲伤呢? 她提出的问题捕捉到了一些她的困难。在回应中,我将不得不做一些假设。这在一封书信里面会显得尤为明显,但它也会发生在每个面对面的辅导关系中。我们从来不会完全认识另一个人,所以我们总是出于部分的了解而做出回应。良好的谈话或通信常常包含不少的修正,修正我们对彼此误解的方式。

因此,我要说的第一件事是,感受生命的悲伤并非异常。我们的救主显然是一位忧伤的人,对哀伤十分熟悉,对悲伤的事情感到悲痛。《詩篇》表达了耶稣的经历,而且许多《诗篇》是情绪的“小调”——烦躁多过愉悦,满了忧伤或焦虑,或悲痛委屈多过快乐。但这是一种不断承认上帝特定应许的悲伤:祂的慈爱、祂的守望看顾、祂的赦免,以及实际上祂是我们唯一真正的避难所。这种“寻求那位乐意让自己被认识的上帝”的忧伤经历,可以越来越变成我们自己的经历。《诗篇》牵着我们走。我们学习如何诚实地面对苦恼,如何把内在的深层挣扎诉诸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以及这经常会怎样就转成了一种自信、安全甚至(有时)是狂喜的“大调”。

最后一句话的后半部分可能令你感到惊讶。生活充满了破碎的事物,目的是要伤害你。然而,我们学会了信仰的人性一面、正视困难、将我们的痛苦说出来、注目上帝。然后,主复兴你的灵魂。祂与你同在。祂有方法去改变生活在演奏的调性。

关于其他那些看起来“完全快乐”的人,我们要如何看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见证出家庭、邻里间的团契、友谊和熟识关系的浅薄。人们戴着面具,摆出一副乐观的脸孔。也许我们这封信的作者正受到个人公关、宣传和标榜的欺骗?以利法错误地诠释了约伯的挣扎,并给了他糟糕的建议,但是他的某些观察却完全准确:“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伯5:7)

甚至更重要的是,基督徒的信心根植于一种谦卑,这种谦卑是诚实地计算我们的缺乏。八福中的前四福强调正确的那种贫穷、忧伤、需要、饥饿和干渴(太5:3-6)。智慧的人知道他们是软弱的:《哥林多后书》12:8-10,《希伯来书》5:2和5:7。愚昧人是自信的,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什么,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悲惨的、可怜的、贫穷的、盲目的和赤身露体的(启3:17)。真正的自我觉察开始于理解这些事情。真实的理解会把“我们是必死的”计算在内——“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90:12)。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不是基督徒,但他是一位细致的观察者:“大部分的人都默默地过着绝望的生活。”所以表面上——从容的胜任?自我的满足?步步高升的成功生活——最有可能是一种错觉。要把这种好的表现看成是否认、保持忙碌、自我推销、不诚实(甚至,是对自己)的产物。它是妄想,是相信自我的标榜,是害怕停下来注目观看。也要把这种感知看成是一种错觉,部分来自对他人的关注不够深、不够爱。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黑暗、破碎、受伤、失望、罪恶和死亡的世界。生活不是它应有的样子。快乐的贴皮木片只是一张贴皮木片。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被呼召要忧郁,被忧伤所吞噬。来思考一个在回应方面存在着微妙对比的个案研究。在“蓝调”和“黑人灵歌”之下都有相同生活经历作为基础。两者都表达出黑人群体在奴隶制、不公正、压迫、贫穷和种族主义下的生活经历。这里有一个对那种经历的表达的原型,出现在古老的“犹太灵歌”中:

先知说:因我百姓的损伤,我也受了损伤。我哀痛,惊惶将我抓住。在基列岂没有乳香呢?在那里岂没有医生呢?我百姓为何不得痊愈呢?但愿我的头为水,我的眼为泪的泉源,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耶8:21–9:1)

蓝调对痛苦和哀伤的表达诚实、动人。通过诚实的宣泄,通过音乐的表达,通过共同的经历,可以得到一些情绪上的释放。但是在蓝调里面没有盼望。一首灵歌当中所表达的信心也经历了同样的痛苦,以及诚实、动人的哀伤,但却带着盼望。 我们可以说,那首古老的灵歌为《耶利米书》8:22打了一个问号——那里没有乳香吗?——并且把它转变成一个惊叹号:“在基列有可以使伤口得医治的乳香!在基列有可治愈罪恶且病痛的灵魂的乳香!”耶稣是蓝调与灵歌之间的差别制造者。 悲伤和失落并没有获得最终话语权。

关于作者

大卫•鲍力生博士(Dr. David Powlison, 1949-2019)生前是基督教辅导和教育基金会(Christian Counseling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CCEF)执行主任,《圣经辅导期刊》(The Journal of Biblical Counseling)主编,威斯敏斯特神学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实践神学教授,圣经辅导经典的三棵树/八大问题辅导模型建立者。大卫·鲍力生博士著有多种圣经辅导书籍,如已有中译本的《新眼新见》、《真爱真言》、《走出幼年受虐的阴影》、《堕胎后的心灵医治》等等,《走出心理幽谷》、《破除人生百忧》也收录了他的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生命树辅导研究中心”微信平台。版权所有,转载请先与本号后台联系,并请注明:“转自生命树辅导研究中心微信公号”。未经授权,请勿修改文章原始内容。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也认同我们的异象;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码奉献,支持我们的事工。

谢谢你

FavoriteLoading收藏

Add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