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与圣经中的辅导01

感谢神,让我们在救恩历史的这个时期一起来思考这个题目。我将尝试用几个问题来讨论它:

1、根据圣经,当我们在受逼迫时,要如何理解自己或他人的反应和感受?

2、根据圣经,我们要如何理解上帝是怎样的上帝?

3、根据圣经,我们要如何理解生命的改变?

下面我会简述第一和第二个问题,然后把重点放在第三个问题。在讨论第三个问题时,会兼带回应第一、第二个问题。最后,做一个读经练习。

逼迫来了!当逼迫来的时候,你的反应或感受是什么呢?

当逼迫来的时候,你的反应或感受是什么呢?紧张、害怕、焦虑、无助、担忧、愤怒、退缩、孤单、怀疑、困惑……?如果这些并不是你习惯的反应或情绪,特别是作为一位牧者,您会更需要去了解并且认识它们。因为你所接触、牧养、服事、陪伴和带领的人当中,大部分的人在面对逼迫时,都会在这些情绪和反应中挣扎。您怎么理解这些反应和挣扎中的弟兄姊妹,怎么理解和评估你自己在其中的状态,一定会影响你怎样带领、牧养、辅导、陪伴和帮助其他弟兄姊妹;也一定会影响到你所在、所爱、所服事的教会,作为一个群体,如何在逼迫中实践并见证我们的信仰。在这里,我特别所指的并不是如何面对逼迫我们的人;而是那些和我们在面对一样的逼迫,却和我们有不一样策略和做法的其他信仰群体,因为根据主耶稣离世前的教导,这更是我们在逼迫者面前所做的见证。


图片

逼迫来了!当逼迫来的时候,你要怎样来理解这一位“你将要”或是“你正在”为祂受逼迫的上帝?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需要看我们怎么回答第一个问题。首先,我们都是罪人,发生在我们身上一切不好的事都是应当的。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从恶梦中醒来。我梦见一块黑黑的东西打在我父亲头上,然后我就吓醒了。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都会按顺序灵修《诗篇》,所以我想上帝也许会藉着那天的经文对我说些安慰或鼓励的话,平复我的心绪。但没有想到,当我按照顺序把当天该读的经文打开,竟然是一篇充满愤怒与惊骇的咒诅诗。我不明白在那样的时刻要我读这信息是什么意思。但是因为那是当天该读的经文,所以我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了。读完以后,我起身要去洗手间。突然心里出现了一个意念在问自己:“你认为这些是你当受的对待吗?”我突然明白过来:我是个罪人,我父亲也是个罪人,所以,所有这些事情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本来就是应该的。我接下来应该要做的,是更多为我父亲能够认罪、悔改祷告,而不只是为他笼统地祈求平安和保护就好。上帝并没有欠我们什么。如果我们真知道自己是个罪人,而且还是个全然败坏的罪人,那么我们就会更容易明白,有什么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坏事情,都只不过是我们当得的。

但是,我们同时生活在一个全然败坏的世界里。即使是一个全然败坏的罪人,在上帝的普遍恩典之下,人们也有机会因为所做的是正确的事情,就要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所以,当我们作为一个基督徒因信仰受逼迫的时候,不管你遭遇到的是多、是少,圣经上有没有说,你的确是在为上帝受苦呢?

另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前面我们说到怎么理解我们在逼迫中会有的情绪和感受很重要。所以,是不是只要你是在为上帝受苦,那个苦就一定不会觉得那么苦?或者,是不是只要你有信心,在面对逼迫的时候,你就一定不会有恐惧或悲伤,就一定会是不害怕的、充满喜乐的?图片

《马可福音》14:32-39记载到,

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祷告。”于是带着彼得、雅各、约翰同去,就惊恐起来,极其难过,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警醒。”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 祂说:“阿爸!父啊!在祢凡事都能;求祢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祢的意思。”耶稣回来,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西门,你睡觉吗?不能警醒片时吗?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耶稣又去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我们都知道,这段经文里记载的耶稣基督是为了我们的罪、受罪人的逼迫而上十字架。但这段经文也让我们看到,祂之所以决定要这么做,是因为这是父神的计划。所以,主耶稣就和世界各地正在为信仰受逼迫的基督徒一样,是“为了父上帝”而受苦。当然,祂和我们有不一样的地方。祂没有罪。从律法的角度,祂是世界上曾经出现过唯一一位全然完美、勇敢、有信心、爱上帝的那一个人。但是,当祂为了上帝的缘故,要面对逼迫所带来的可怕痛苦时,这里的经文告诉我们,祂恐惧吗?祂恐惧。祂悲伤吗?祂悲伤。祂真心希望这件事情可以不要发生吗?祂真心希望。祂求父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便把这杯撤去。我们可能都曾经被教导,祷告的时候要诉诸上帝的属性、上帝的应许去祈求。而36节让我们看到,主耶稣在为“将这杯撤去”这个愿望祷告的时候,祂正是诉诸上帝的属性:“阿爸!父啊!在祢凡事都能。”

到这里,不知你是否可以体会,主耶稣多希望可以不经历这样的痛苦?当然,和这个愿望相比,祂更渴望的是顺服神的旨意;所以,祂祷告说:“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祢的意思。”然而,正是这个更强烈的渴望,使祂必须面对祂不想面对的痛苦──肉体的折磨、罪的污秽、被天父转眼不看……。祂为了那个时刻惊恐和悲伤。也就是说,祂的惊恐与悲伤来自于祂已经定意要爱、要顺服这一位祂相信是“凡事都能”的阿爸父;而不是因为祂缺乏“刚强、仁爱和谨守”的心。所以,勇敢,并不是没有惧怕的感觉;而是在惧怕的时候转向神,并且仍然选择做对的事情。

图片

亲爱的牧者和弟兄姊妹,当你为了上帝的缘故受逼迫的时候,情况有可能很苦很苦、超过你的想象。又或者,你已经听说过一些故事,你开始意识到自己比较大的可能是挺不过去,你会妥协、会卖友、会叛教……。在这样的时候,让我们回到前面的第二个问题;你要怎样理解这一位“你是因为祂的缘故而受苦”的上帝呢?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会比我们个人对逼迫的反应和感受,更清楚地显明我们是在哪里需要耶稣。

或许你认为你需要的是祂给你平安?是的,你需要。你认为你需要的是祂给你勇气?是的,你需要。你认为你需要祂给你信心?是的,你需要……。但是,当你去留意观察自己的时候,有没有可能你会发现,事实上你很少为这些事情祷告?为什么?或者,当你越祷告似乎就变得越害怕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自己需要知道关于神的那一项或那几项事情,就能让你真的知道你可以不用害怕“自己的害怕”?如果你并不清楚,为什么?或者,当你发现自己因为害怕的缘故,无论怎样自我责备、鼓励、对自己传福音,都不能让自己愿意选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主的时候,你的盼望在哪里?你会去跟神好好地纠结这些问题吗?或者你只是在脑子里把自己所知道的经文和神学搜个遍、想一通,好像思想改变了、理性通过了,问题就可以解决?如果你是这样的,为什么?或者,在你那个因着逼迫而充满痛苦和挣扎的角落里,除了惧怕和倍受煎熬的良心,那位自我启示的神是否也在那里?祂在那里做什么呢?祂在这可怕的逼迫里吗?如果在,祂在做什么?祂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太知道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我们以为自己已经认识神,但逼迫的处境却暴露出来,我们或许不太认识祂。

逼迫来了!当逼迫来的时候,你会怎么理解“生命的改变”是什么样的呢?

对你来说,“生命的改变”是指一种静态的“状态” ?是个人一次次顺服或悖逆的选择所导致的结果?还是你会把它看成是一种发生在“外在的逼迫”、“内在的挣扎”与“启示自己的上帝”之间的一种动态的“过程”?或者,当我们看见自己或别人需要成长,以致于可以变得更有爱心、更谦卑、更勇敢、更平安、更爱主、更不动摇的时候,你会看自己在追求的、想要进入的,是一种灵性生命的“境界”或“状态”,还是你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当你在引导弟兄姊妹的时候,信心、盼望、爱和悔改对你来说,你更关注的是它们能否像手机电力一样维持在满格或一半以上的状态?还是,对你来说,它们是你与上帝之间的“关系”?


图片

那么,“状态”和“关系”有什么不一样呢?为什么区分这两点很重要呢?

首先,“状态”更多是指一个人看上去的样子,也就是他的表现。如果“生命的改变”主要是关于一个人的“状态”,那么它关注的是这个人是否英雄主义、是否够勇敢、是否爱人爱神、是否够归正?而如果“生命的改变”主要是一种“关系上的改变”,那么我们就会要从这个人的身上去看向他以外的地方。它也要关心这个人,但是它会把这个人放在“关系”、放在一个动态的过程里来理解。它会去看的是这个人在和那位与他发生“关系”的对象之间,彼此种互动的动态过程是怎么样的。比如:

· 信心

面对逼迫的时候,我们要努力持守对上帝的信心。但是,信心在这里说的不应只是一种状态;就像一杯水,有时候比较满、有时候比较少,所以要尽力维持的是一种满的状态。信心所指的,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活泼的关系。意思是说,“信心”会在信心缺乏、没有信心的时候,向神发出呼求、求祂帮助。而这个时候,信心就正在这个人与上帝的关系里发挥作用。因为如果没有对上帝的信心,那么当一个人不信或是很小信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也不会去寻求上帝的帮助。他至少得先“有”信心,“相信”上帝是会帮助他、为他的信心创始成终的,他才会在缺乏信心的时候向上帝发出这样的呼求。所以当信心很低的时候向神所发出的呼求,是有信心的表现,而不是没信心的表现。当很有信心时,“信心”也会承认自己并没有信心,因为相信那是上帝的恩赐。信心,是一种关系。

图片

· 

如果爱只是一种状态,那么,当我们缺乏爱的时候,爱,就不能做什么。但是,当你已经很受不了你的配偶,觉得没法爱他的时候,却还在很用力地求神赦免和帮助,请问这是在“爱”还是“不爱”呢?爱,会在时间久了、经历很多伤害与失望之后继续在爱。你会以“知道你很难爱却仍然努力在爱你的人”是真爱你?还是只有“对你的感觉很好才觉得爱你的人”是真爱你?不能在伤害中努力的爱情,是爱吗?如果爱指的是一种关系,而不只是一种状态,那么“爱”就会在缺乏爱的时候向上帝呼求赦免和帮助。而当“爱”这么做的时候,它是在爱,而不是不爱。是因为有爱,而不是因为没有爱。所以,“爱”,会让我们对自己的缺乏爱,有“爱的”回应。爱指的是一种关系。 

· 勇敢

“勇敢”会让我们在缺乏勇敢的时候,看见那位“能使我们勇敢”的上帝,就呼求祂帮助我们面对、克服心中存在的惧怕,去做对的事情。当你觉得害怕、一点勇气都没有的时候,竟然会求神帮助你可以勇敢;这是一件表现出勇气的事情,还是没有勇气的事情?是,你同时是没有勇气的,又同时在用勇气回应自己的没有勇气。勇敢,只能在关系中,才能被正确理解。

在《沉默》这部电影中有许多不会被观众记得的小人物,他们只是烘托主要故事线的场景。但当逼迫临到的时候,也许,可以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已经很了不起。比如,吉次郎的家人,当他们被捆着堆上火刑台或绑在火刑柱上的时候,每个人都在嚎哭。很明显,他们知道自己将要遭遇的是什么。他们哭喊着直到火焰完全吞噬了他们的身体。他们害怕吗?他们害怕。他们勇敢吗?他们非常勇敢。他们害怕,但他们的哭喊是向着神的。勇敢,不是一种没有惧怕的感觉,而是在惧怕的时候,选择转向神,并且去做对的事情。

图片

FavoriteLoading收藏

Add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