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的咒诅,二的祝福(1)
作者| 微文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在《传道书》,属于旧约的智慧文学。整个第4章从第1节到第16节:
- 1 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压。看哪,受欺压的流泪,且无人安慰;欺压他们的有势力,也无人安慰他们。2 因此,我赞叹那早已死的死人,胜过那还活着的活人。3 并且我以为那未曾生的,就是未见过日光之下恶事的,比这两等人更强。4 我又见人为一切的劳碌和各样灵巧的工作就被邻舍嫉妒。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5 愚昧人抱着手,吃自己的肉。6 满了一把,得享安静,强如满了两把,劳碌捕风。7 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有一件虚空的事:8 有人孤单无二,无子无兄,竟劳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钱财为足。他说:我劳劳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乐,到底是为谁呢﹖这也是虚空,是极重的劳苦。9 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10 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11 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独睡怎能暖和呢﹖12 有人攻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敌挡他;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13 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14 这人是从监牢中出来作王,在他国中,生来原是贫穷的。15 我见日光之下一切行动的活人都随从那第二位,就是起来代替老王的少年人。16 他所治理的众人就是他的百姓,多得无数;在他后来的人尚且不喜悦他。这真是虚空,也是捕风。
第4章非常重要,是《传道书》中很特别的一段经文。我有一个意外的惊喜,就是神帮助我看见《传道书》对于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是非常有适切性的,跟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非常相关。这卷书中有一些我们可能很熟悉的经文,比如:“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当你越去仔细品味《传道书》,仔细品味今天你所活的文化和世界的时候,你就越看见传道者当年所说这句话的真实,真的是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可能大家熟知的另一段话是关于虚空的,什么都是虚空,什么都是捕风。对于传道者来讲,虚空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好像中国以前拍过一部很有名的电视剧的名字,叫做《像雾像雨又像风》,这就是传道者所说虚空的意思之一。他并非说人生没有意义,他说人生有意义,但就好像风雨和雾一样,你看得见,你知道它在那里,但是你抓不住,就像烟和雾一样,甚至你越去抓,越去尝试掌控,它就离你越远,它就越难被抓住。但你明明知道你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你明明知道社会中的一些事情不该发生,所以发生的时候,你心中很愤怒,因为那是不公义的,但你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这就像雾像雨又像风。或者在圣经当中,人生的另一个含义就是谜语,难解,费解,让人不明白约伯这个很敬虔的敬拜上帝的人怎么突然间就遭遇极大的苦难,这就是日光之下伊甸园以东的世界。传道者所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虚空捕风的世界。人的一生就好像你今天去公园跟孩子一起玩,或者你自己去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人拿着一张网在空中挥来挥去。你问他在干嘛?他说他在抓风。这就是人活一生的写照,你觉得很可笑,但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中活着时的真实样子,就是传道者想要指出来的世界本相。但是很遗憾,一般人在罪的影响下没有这样的理解,即便能理解,也没这样的意愿去接受,因为这太残酷了。人没办法面对这样一个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世界,一个充满了谜语的世界。人需要掌控,需要安全感,需要意义,由自己来决定的意义,罪人才能够活得下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道者在第4章中讲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是在这样一个伊甸园以东、亚当被逐出的堕落后的世界中生活的智慧,这也是整卷书的一个主题。到第4章的时候,他谈到了在这样的世界生活,你所需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智慧就是你需要群体。
第4章可以分为5段,这5段都谈到了你需要群体。对群体的需要,跟我们今天的时代非常相关,人被造为上帝的形象。我们的上帝跟其他的信仰对象不同,祂是三位一体的,祂很美,在祂里面就有关系的源头。上帝不是造了人以后才开始拥有关系,上帝在祂自己里面就拥有关系,拥有爱,拥有顺服彼此的联结和团契。如今我们人所享受的群体里的关系,在上帝自己里面都已经有了。当上帝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的时候,人本身就是需要关系的。只要是一个人,就需要关系。当你观看今天的世界时,会发现跟当年传道者所见的几千年前的世界很相像。在堕落的世界,人所追求的一个核心目的,所需要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你要自我中心,你要自私,如果你不自私和自我中心的话,就没法在这个世界中去追寻。尤其在这样一个充满了雨雾与谜语的世界中,你一定要自私,就像以前的人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你可以理解在今天的世界中,你只要对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因为其实一切你身边的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你的敌人,包括我们在一起见面时互相拥抱笑嘻嘻的、彼此鼓励的弟兄姐妹,我们的同工。我的同学很多时候从表面看我们关系很好,也可能神真的在圣灵的祝福里给我们很多真实的果子,但实际上因为我们的余罪,或者某些人根本就没有真正去依赖神,在这个过程中,关系更多还是由一些自私和自我中心的方式来表达的,可以想想婚姻,想想亲子关系,可以想很多这样的关系。所以这一段经文对我们今天来讲非常重要,在几千年之后,人依然鼓吹自私,而且因为人无法摆脱自私,就开始去赞美自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这个时代很重要的一句话。你不为自己就是傻,你为自己是很正当的理由。当你做了什么错事,你说因为我也很痛苦,我也有很大难处,我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是别人不知道的,那么即便你犯了一些错,似乎也可以被淡化。在这样一个时代中,传道者在第40章所谈的话非常重要,他在讲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这个关系应当是怎样的,以及今天堕落以后被扭曲了的关系,加入了自私和自我中心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又如何在主耶稣基督里可以看到一副解药和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所以希望大家跟我一起来看《传道书》第4章对我们这个有史以来最自私的时代有怎样的话语和教训。
第4章有5个主题谈到孤独。直接的文本来源是在第9到12节,这里说到“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讲群体和个体时,我们必须明白,上帝的确把我们造成了一个个的个体,所以传道者描述时,没有任何意思要否认人的个体性。上帝珍视人的个体性,整个福音救恩的前提是以人的个体性作为前提的,你需要自己来信靠,你不能靠别人来信。福音是个体性的,但同时传道者想要表明的是,这一个个体性需要在群体当中得到成全,或者个体性真正合一的样式应当是在群体里。所以要澄清一下,“一”在这里绝不是指单身,“二”也不等于婚姻。不是说单身是咒诅,婚姻是祝福,不是这个意思。“一”是指我再三强调的自私自我中心的生活。如果你结婚了,你可以拥有两个人对不对?但可能这个家实际上不是一个“一”,而是两个“一”,能理解吗?这两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一个一的咒诅。一个有几个好朋友的圈子,但是排斥其他人,也可以变成这样的一个“一”,能理解吗?这不在乎人数的多少,事实上人数越多的时候,那种自私和自我中心越有发酵显现的土壤。而“二”指的是生命的敞开,这种敞开是因为跟主的联合,这很关键,这生命是一个外向的生命,以他人为中心导向的生命,这是“二”的关键,所以一的咒诅和二的祝福就是这样,是传道者要谈的一个概念。5个小故事或5段箴言,以不同的文体从5个方面来讲。我们可以把它贴上一个统一的标签就是孤独,自私带来的就是孤独,我们从5个层面来看,第1个层面是孤独的世界,是欺压,充满了欺压。第2个层面是孤独的症状,是嫉妒。第3个层面是孤独的后果,是忙碌。第4个层面是孤独的良药,是伙伴。第5个层面是是孤独的宿命,是虚空。所以一共是5个方面,我只能在每小段经文中,很简单地谈谈传道者想呈现的一个孤独人生的可怜,以及我们需要群体。
第1个层面:孤独的世界坛是欺压。主要是1~3节,传道者在第1节说:“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压。看哪,受欺压的流泪,且无人安慰;欺压他们的有势力,也无人安慰他们。” 日光之下的欺压很普遍,欺压这个主题在整本圣经中也不陌生,以色列人对欺压很敏感。他们跟外邦关系中的一个主题就是被欺压。开始是被埃及欺压,士师时代被各国欺压。立国以后也与周边的国家和政治势力有各种关系。到了新约《雅各书》谈到富人欺压穷人等,当然我们知道穷人也有办法欺压富人,不在乎你钱财的多少,这是一个新的问题。还有政治上的王对百姓的欺压,比如亚哈王剥夺拿伯的葡萄园。传道者首先告诉你,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压是很普遍的,只要你还在日光之下的世界,欺压就会层出不穷。对此听过传道者智慧的人不应感到意外,但这不意味着你不应感到愤怒,愤怒跟意外是两种心态,你可以感到愤怒,但你不应该感到意外,因为这就是日光之下的世界,你不要期待日光之下的世界会成为日光之上的样子。如果我们诚实一点面对人生,就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欺压,甚至在教会内也有属灵的虐待。但传道者难过的并非是欺压本身,而是人在受欺压的时候无人安慰,他说看到受欺压的流泪,且无人安慰。下一句话更深地表达欺压他们的有势力,也无人安慰他们。这是一个对等的结构,意思说欺压的人有权势,受欺压的人应当有什么?应当有一个安慰者,这样两者才是对等的。虽然一个是欺压者,一个是受欺压者,但这段经文中的重点是什么?欺压人的有势力,受欺压的要有一个安慰者,如果这样的话,就是一个对等的状态。所以对传道者来说,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这个世界有苦难,真正的苦涩,在于苦难当中没有人安慰你,这是在患难当中的孤独。这是世界上普遍的一种孤独。人可能妄图通过拥有好朋友,拥有好知识,拥有别人喜欢你,拥有婚姻来解决这种苦难,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认识传道者的话,他的观察是被压迫是很惨的事,但更惨的是在被压迫的过程当中,你是孤独的,没人安慰你,没人理解你,没人认识你,没人知道你此刻心中的感受,没人在乎你,没人记念你。
我给点例子你们就容易理解了。我相信学圣经辅导肯定会谈到约伯和他的朋友,约伯的3个朋友可能大多数时候是作为反面例子出现的,这种糟糕的辅导者出现时,加剧了约伯的痛苦,能理解吗?约伯本来已经很痛苦,但是他的朋友们出来时给他上了一堆神学课,加剧了约伯的痛苦。神学课的内容也不能说是错的,但是从神的角度来看不合宜,这种痛苦能够体会吗?在患难中,你最亲密的朋友出现时,他没办法聆听你,为什么?因为他心中充满了自私。辅导很重要的一点是聆听,聆听不是说只是你嘴巴闭上就可以了。聆听需要你爱对方,爱到、在乎到一个地步,你对他的生命是感兴趣的,他所经历的对你是有影响的。你不可能提前准备好了一堆话说,我听见他说什么或不说什么,反正今天我就要告诉他,他的偶像是嫉妒,这是不可能的。他说的话会对你有影响,他此刻在经历什么会对你要怎么说这段话有影响,聆听需要花很大的精力,你有没有好好聆听是取决于或者你能不能在他说完之后问出好问题。如果你说我心里已经打好一篇草稿,我来之前就知道他的人生,他的处境我都已经分析好了,他的8大问题我也做过了,我只要忍他30分钟,让他叭叭叭说完,目的是为了争取我说的时候他也不要插嘴。这是错误的,这是一种自私的辅导,你的心中只有你自己,只有你想说的话,对方在你面前不是一个爱的对象,不是一个相交的对象,不是一个人。说实话,你在欺压他,他在受欺压,他在这个苦难当中是没有安慰者的,你就跟约伯的朋友一样。自私的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表达出来,就是在关系中,一个人在受苦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安慰他。
我们再举其他例子,一个孩子受到了性侵犯,她跑去告诉爸爸妈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爸爸妈妈通常会告诉她什么?告诉她把这件事情埋在心里,再也不要提了,这叫在苦难当中没有安慰者的孤独。再想想一个还在肚子里就被打掉的孩子,这叫苦难当中没有安慰者的孤独。一个被拐卖的孩子;一个老人。现在我们家里有摄像头了,可以知道一个老人请护工照顾他的时候,原来护工一直在虐待他,但老人没办法表达,没有一个辩护者,没有谁能替他说出心里的苦,没有人懂。因为所有人来到他面前的时候,都带着自己心里的想法和计划,自己想要怎么对待这个人,甚至我想要怎么对他好,但是没有人问他,他想要什么,他现在心中的状态是怎样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要理解,哪怕婚姻,哪怕亲密的关系,哪怕最好的朋友,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这样,哪怕教会里的同工等。很多时候,这种被欺压中没有安慰者的孤独,就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所罗门所看见当年的世界跟我刚才说的,跟今天日光之下的世界一样没有改变,没有因为我们拥有更多的科学技术,更富足的物质条件就发生了改变。
对我来讲,我觉得苦难当中没有安慰者的孤独,很多时候表达为失眠。可能我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很好,失眠就让我觉得够孤独。失眠让我很深地体会到这段经文中的一个含义,可能很少失眠的人很难理解失眠中的焦虑,不是失眠本身对你造成多大影响,而是失眠过程中你开始对明天失去信心,你担心明天没有所需要的强壮力气,今天晚上我没有睡觉,明天该怎么办,越这样焦虑就越没法睡觉。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这些东西都是在这段经文中描述的。有一个犯罪的人来找你认罪,那个过程也是相当孤独。一个犯罪的人想要公开他自己的罪时,或者想承认自己的罪时,有一些东西也是别人无法理解的。这些人都是传道者在这里所描绘的这种欺压当中无人安慰。他说你看他们的眼泪,看受欺压之人的眼泪,其实在原文当中,看就是一个着重词,重点是你看到他们脸上的眼泪吗?我刚才所举的这些例子,你看到他们的眼泪吗?你可能说我也受过欺压,你可能知道自己的眼泪,这就是日光之下被罪玷污的世界的一个主要模式。在群体的关系当中,这是自私的,这是一的咒诅。你看,没人在意别人,没人为了他人去舍己,每个人想的都是自己,这是普遍的。我们也欺压别人对不对?我们在别人不在场时传播别人的事。可能这是我观察到在教会当中最容易犯的罪,第9条诫命,不可做假见证。做假见证有好多种方式,包含在教会中最常见的传播流言。传播有时会以代祷的名义出现,这是欺压人,你懂吗?因为别人把他的名声交在你手中,暴露在你手中,受你手的处理,受你嘴巴的处理,但是你很随意地处置他,当他不在场,他没有能力为自己辩护,没有人去征询他的意见。像《箴言》当中所说的,两个人之间发生冲突,你先听一个人的一面之词是愚蠢的。没有人会召集所有人,我们一起来听听彼此的说法。很多时候,教会中的人受到的属灵虐待来自弟兄姐妹,不一定来自传道人,而是来自各样的人,我们很自然地把故事说成是我们受苦,别人施害,这是我们都不需要学习的一个技能。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把故事说成我们是英雄,别人是狗熊,对吧?我们的肢体语言,我们的措词方式都在表达。大家可能写论文的时候觉得很难,但当我们讲故事要对自己有利的时候,那可是行云流水,选择词汇非常讲究的,这就是人,这就是罪,这就是一的咒诅。
一个以自私为主的世界就是没有安慰的,《耶利米哀歌》第一章中,充满了关于受苦没有安慰的经文,是非常浓郁的情感,让你可以理解。第2节说:“她夜间痛哭,泪流满腮。在一切所亲爱的中间没有一个安慰她的。她的朋友都以诡诈待她,成为她的仇敌。” 这当然讲的是耶路撒冷和犹大,但在你的生命中对这种情感应该不陌生。“我因这些事哭泣,我眼泪汪汪,因为当安慰我、救我性命的,离我甚远。锡安举手,无人安慰。听见我叹息的有人,安慰我的却无人。” 圣经中很多地方谈到这种痛苦,这种孤独却被人忘记、误解、忽视的情形。《诗篇》42篇第9节说:“我要对神我的磐石说,你为何忘记我呢?我为何因仇敌的欺压时常哀痛呢?” 不是因仇敌的欺压本身哀痛,是因为诗人在被仇敌欺压的时候,感到被神忘记了,没人知道他的痛苦。传道者说这种情况是生不如死的。他说:“我赞叹那早已死的死人,胜过那还活着的活人。并且我以为那未曾生的,就是未见过日光之下恶事的,比这两等人更强。” 你能理解约伯为什么要咒诅自己的生日吗?那是他对自己痛苦程度的一种表达,他只有自己了,他有一种极致的孤独。在小先知书《那鸿书》第3章7节说:“凡看见你的,都必逃跑离开你,说,尼尼微荒凉了。有谁为你悲伤呢?我何处寻得安慰你的人呢?” 你有那种体会吗?你人生出现了某一些状况,别人看到你都是摇头或躲避,说这个人已经没有希望了。或者说别人都不在意,不会有人为你伤心,“有谁为你悲伤呢?” 这句话很好地帮助我们去思想,你的人生有多少的群体,有谁为你悲伤?如果别人知道了你这个状况,有谁为你悲伤,有谁来安慰你?对传道者来说,死在苦难中都比在苦难当中没有安慰者更好。因为神造人,是要人活在这样一种与他人相交的祝福中,而不是在自私自利、以个人为中心的咒诅中。
人的本质就是依靠神且与他人相交。当上帝说那人独居不好的时候,不只针对婚姻,更重要的是针对人如何完成敬拜神和以神为乐的人生目的。对于敬拜神和以神为乐而言,人独居是不好的。这意味着不管你是单身还是在婚姻中,如果你想要敬拜神和以神为乐,你需要群体,你不能过孤独的自我中心的生活,你的生命需要敞开。重要的不是你单身还是结婚,重要的是你在单身或婚姻的状态里,你过的是自私的生活还是群体敞开相交的生活,那是上帝造人最深刻的一个祝福。神造人是要让我们彼此帮助,互相祝福。整个10条诫命的第2部分被总结成什么?第1部分是尽心尽意爱主你的神,第2部分是爱人如己。为什么爱人如己会成为10条诫命中的第2部分,仅次于爱神?因为爱人如己是你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中得到祝福的方式。律法在耶稣基督里面不再定我们的罪,而是帮助我们支取耶稣基督里恩典的方式。那就意味着如果你去爱人如己,你的生命就会变得更加丰盛,跟这个世界的文化所说的完全不同。如果你坚持相信“我自己好就可以了,我不需要别人,别人也不需要我”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对上帝设计的一种藐视和违背,是人在犯罪以后心中发生的改变,这是虚空的,也只会带来虚空。这看着好像很扎实,你为了自己活多么好,但实际上它经不起推敲,是虚空的。当上帝问该隐他兄弟在哪里的时候,该隐的回答很简单,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他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他的死活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是为了自己活的。该隐的回答点明了人生一个新的含义,并不是上帝在创造亚当时赋予亚当的,该隐自己发明了一个含义,就是我的兄弟与我有什么关系,我的人生是只为了自己而活的。我们今天见面的时候问的都是什么?大家彼此问的都是“你过得怎么样”,你吃没吃饱也好,你舒不舒服也好,你有没有钱花也好,问的都是你!你!你!因为我们考虑自己是如此的自然,我们想的念的都是自己。这是一种很孤独的生活。不论你的身边有多少人,这是一种一的咒诅。圣经中很多地方谈到这种虚假的安慰,有些情况根本就是人没办法安慰的。除了我们刚说到的约伯以外,雅各听见约瑟死的假信息时,没有人可以安慰他,他也不肯受安慰。约伯在回应他的朋友时说,如果你们只是用嘴巴说好听的话,这不是安慰。这些都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所经历的,没有安慰者。
不一定说没有人真心想要安慰你,但是有意愿的不一定有能力,有能力的不一定有意愿。在这种没有安慰者的孤独当中,日光之下的压迫就显得更具有伤害性。安慰是什么?安慰在哪里?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在主耶稣基督里。在挪亚出生的时候,父母给他取这个名的意思,是他让我们得安慰、得安息。我们的安慰在耶稣基督里,祂临到这世界,这种安慰不是一种只强调主观层面上我的心、我的情感得到了一种舒缓(当然这是安慰中的一部分),而是代表着客观上生命被改变。如果你看《路得记》的话,波阿斯就成了路得的安慰。上帝在《以赛亚书》第40章反复强调说“你们要安慰我的百姓”时,这句话只有在耶稣基督里面成为真实的。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耶稣基督怎样成了受欺压之人孤独中的安慰。在《马可福音》第7章记载了一个故事,主耶稣如何医治一个聋哑人。在那个故事中,让我们最震撼的,就好像在另外一个故事中祂怎样医治大麻风病人,重点不是祂医治了大麻风病人,重点是耶稣在医治的过程中拥抱了他,摸了他,这可能让你心中更得安慰。因为这是大麻风病人心里很深的需要。《马可福音》第7章耶稣面对聋哑人的时候,在医治他之前,耶稣发出了一声叹息。你可以想象吗?耶稣没有跟他说任何话,因为他是个聋哑人,这声叹息就好像是聋哑人的语言。耶稣能明白他人生所经历的痛苦,耶稣在为他发出一声叹息。这是为什么耶稣是一个好的安慰者,是一个中保,祂知道人所经历的痛苦。我们看见祂在拉撒路坟前流的眼泪,耶稣知道祂所爱的人在经历什么事,耶稣为我们叹息。在耶稣跟我们的关系当中,祂能安慰我们的原因是因为祂不是一个压迫我们的人,不像这个世界中压迫我们的对象。
大家所熟悉的经文,“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 不要让这句经文的熟悉,剥夺了它本该在你生命中引发的爆炸性的安慰。难以想象,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在祂“说有就有,命立就立”的这一个世界,压伤的芦苇,祂不肯折断,何况一个破碎的人在祂的面前。不仅如此,祂承担这个世界的欺压,祂了解这个世界的欺压的原因不仅是因为祂无所不知,而且祂真实地经历到这个世界的欺压,这是祂上十字架的原因,祂为此付出代价,是为了拯救我们这些心中无法改变、被欺压和欺压别人的人,在群体当中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祂不仅赦免我们欺压、自私的罪,还改变我们的心,让我们在祂里面首先得着安慰,以至于我们的生命不再是自私的,让祂成为我们的挪亚,让我们的心可以得到丰满和安息。约伯在他的苦难中,曾经在29章25节说,他曾经像一个君王一样去安慰哀痛的人,他有智慧的话语。毫无疑问,耶稣是更好的约伯,只有主耶稣能够在山上颁布新律法的时候,不仅告诉你不要做什么,告诉你不应该欺压。祂还说了一句话,“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那是天国的次序,因为这一位安慰他们的君王到来。耶稣是改变“一”的“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耶稣基督里,你会发现拥有更多的恩典。改变生命的这一个元素,就是耶稣基督的教会。
保罗在新约中谈到这个群体的时候,反复说什么?如果这些人认识耶稣基督的恩典,那么在教会当中,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这就是在耶稣基督里的新生命。以前一个肢体受苦,只有一个肢体自己孤独,患难当中没有安慰者,但在耶稣基督里面,如果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保罗在《哥林多后书》第1章中很明确地谈到安慰:“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后面一句是祂安慰我们的目的:“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 正如我们跟基督同受许多苦楚,我们也靠基督同得许多安慰。保罗在这里说到了关于基督徒生命受苦的最伟大的神学,就是你受的苦不是你的苦,也不是你为基督受苦,甚至不是你与基督一同受苦,你受的是基督的苦。能理解吗?当你为了爱一个人付上代价的时候,那是只有一个复活的生命,一个敬虔、公义的被改变的生命,在这样的日光之下孤独自私的世界当中才会受的苦,所以你越受苦,心中越有安慰,因为你知道活着受苦的不是你,用保罗的话来说,是主耶稣基督在你里面受苦,受苦成了你与基督相交的一个证据,成了你与基督相交的一个渠道,你在受苦当中永远不是一个人,你在受欺压的时候,你不再是一个孤独者,这是耶稣基督给予的最大的安慰。今天你如果跟随耶稣,你在关系当中为了敬虔的原因受痛苦,你因为信靠耶稣而受痛苦的时候,你不孤独,你绝不缺乏一个安慰者。当然越多的基督徒明白这个道理,教会就越像圣经中所教导的样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