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 作为门训的教养子女:神要求我们透过教养来反思内心(3/3)

图片

  • 作者 | CP
  • 翻译 | 雅悯
  • 原文载于 CP,版权归 CP 所有,请勿用以牟利

原编者按:CP最近采访了洪老师,她是一位美籍华人圣经辅导员。她喜欢与教会中的姐妹建立个人的关系,并进行深入的交谈。上次,她分享了圣经辅导为什么是中国社会所需要的。这次的系列中,她分享自己如何鼓励和陪伴现今的中国父母,与他们一起走过养育和管教孩子这段艰难又充满喜乐的旅程。限于篇幅,本访谈经过编辑和压缩,使其更加清晰。

CP:你曾谈到中国社会中一些律法主义的表现,以及父母如何渴望完美,想要把事情做到最好。这种对完美的强烈追求是从哪里来的?对中国家庭来说是什么样子的?

洪老师:无论对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来说,”面子”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当孩子表现出某些不恰当的行为时,父母通常会在别人面前更多地纠正他们,私下里却没有那么严厉。这种不一致的情况,跟想要在公共场合维护“面子”有关,父母希望能向他人展现出自己的特定形象。我要父母们认真想想,他们这样能做是出于爱而教养孩子(因为他们希望孩子改变和成长),还是出于他们自己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良好。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会这样做。当我们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就想表现出最好的自己;而自己在家里时,一直穿着睡衣也不当回事。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模式变成育儿方式,父母要怎么处理孩子的事情呢?如果父母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是因为他们想让孩子听话,让他们有面子,那就是律法主义。这不是真正的福音。

昨天我和一位家长谈话,他希望自己三岁的孩子在教会礼拜中坐一个小时,不说话也不做其他事。我问他,这种期望是怎么来的?他的理由是孩子需要听上帝的话,在讲道时要表现得好。的确,我们在努力让自己的孩子坐着听完讲道,但期望一个三岁的孩子一小时都坐着不说话、不动、不做其他事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教我们的孩子如何正确地敬拜上帝,让他们能喜欢用自己的全身心来敬拜主。

图片

我和孩子的父母进行那次谈话,是因为你可以看到音乐一开始孩子就乖乖地坐在那里,但当他的父母稍微一动,他就打了个寒战。对我来说,那是出于内心惧怕而表现出来的外在顺从。谁知道他在想什么呢?父母必须考虑到未来十年的情况。他们正在培养孩子表面上做应该做的事,但孩子的心却不在那里。圣经中的养育方式并不是这样的。圣经特别谈到了训练孩子的外在表现——让他们有礼貌,做个好管家,但也谈到要处理心的问题。两者同样重要。尽管基督徒父母同意,他们需要回应孩子的内心问题,但他们往往更关注行为,而不是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和愿望。

由于面子的重要性——希望以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很多时候,父母专注于外面发生的事情,却忽略了内心。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很大的落差。他们按照自己小时候被教育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中国人强调为他人做好事,以此来维持人际关系,个人责任的目标就是在社会做好事。它非常强调个人行为和牺牲。我们也是在这样的教导中长大的,如果我们在外面做得不好,就会受到惩罚。这些价值观影响了成为基督徒后的父母对“上帝和自己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他们会以一种非常律法主义的方式理解上帝。”我必须这样做;如果我不这样做,上帝就会惩罚我。” 尽管他们的神学告诉他们不是这样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就是不太关注上帝的恩典,而是关注自己做错了什么。”上帝在惩罚我,这就是我失去工作的原因。会发生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我做得不好,我没有讨神的喜悦。” 我们被灌输了这种理解生活的方式。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他们也有能力提供。他们想给后代一些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的东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同龄的孩子落后。比如,我的大孩子很难在当地教会中交到朋友,一部分原因是他的语言问题,另一部分原因是其他孩子都在忙课外活动。许多家庭连周末都很忙,因为父母要带孩子去上不同的课。有些人选择不参加教会崇拜,以便腾出更多时间上那些课;有些人在教会崇拜后不跟人交往,因为要带孩子们赶着去上课。

图片

父母们想要培养完美孩子的方式受到了文化的玷污。他们更关注那些“文化期望”,却很少询问孩子的意见,或了解孩子的兴趣。想要成为完美父母的愿望,会以他们能为孩子提供多少物质满足来定义,他们认为这是孩子想要的。另一方面,他们会以孩子在别人面前的表现,来定义 “优秀完美的父母”。无论哪种方式,父母养育子女的重点都不是在孩子身上,而是在自己身上。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即使来自同一个父母,孩子们在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不同的犯罪倾向,不同的爱好。原则是相同的,但我们与每个孩子互动或相处的方式应该不同,甚至我们管教的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当父母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是盲目地给孩子提供父母看重的东西,或者只注重他们的行为而忽略了内心时,这些父母就错过了与孩子建立关系的机会。

中国父母渴望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但是,他们会想要用一种方法或一套公式来使孩子表现得更好。我们必须向父母提出挑战:这与方法无关。你可以学习方法,但你也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他或她在想什么,他或她需要什么,以便能够更好地教养孩子。这是父母们正在纠结的事情。他们希望有模板,有完美的答案。他们真的想在教养孩子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当他们如此专注于做得好的时候,却忘记了教养孩子的过程不是公式。他们也忘了我们慈爱的天父不是只对我们孩子的灵魂感兴趣,祂也爱我们,祂温柔地呼唤我们回到祂的身边,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建立个人的关系。神正在使用我们的教养方式,要求我们反省自己的内心:我们是为了神,还是正把其他东西放在祂之上?

FavoriteLoading收藏

Add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